食品与战争-z6尊龙旗舰厅
阅读提示:2012年出版的《战争的味道》,是以粮食及食品供应的视角来审视二战的历史著作。
苗 炜
近日在看一本书,英国历史学家丽兹·克林汉姆2012年出版的《战争的味道》,这是一本以粮食及食品供应的视角来审视二战的历史著作。纳粹德国为什么入侵苏联?为什么将乌克兰的粮食视为和高加索石油同等重要的目标?为什么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这些宏观层面的问题与粮食供应有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希特勒和纳粹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解决粮食的自给自足,他们不愿意将有限的外汇全用来进口粮食。德国农庄必须在保证牲畜存栏数量的同时,提高谷物生产效率,让人民有粮食吃,牲畜有谷物吃,人民能吃上肉。到了1939年,德国在谷类、食糖、土豆和肉类等几个关键生产部门中的自给程度达到了83%。但是,食品短缺、物价上涨的阴影还是会时常降临,希特勒说,要想让德国人过上美国人一样的好日子,就需要更多的耕地,就像美国有一个美国西部才行。农业部门做出统计,德国至少需要700万到800万公顷适宜耕种的农地才能完全解决供应问题。
希特勒知道,要打仗,就要尽早把德国人民的肠胃调适到战时状态,在德国国防军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之前的一个月,严格的配给制就开始实施。德国劳工生理健康研究所负责人海因里希·克劳特负责精确统计军工企业重劳动力、农业普通劳动力、儿童、青年、孕期妇女等各种人群每日所需的卡路里数量。
1939年年底,德国劳工阵线公布的一份报告,宣布42%的德国工人家庭的生活水平较之前一年有了显著提高。德国希望通过对于欧洲的征服,解决供应上的困境,然而,直到1941年春天,第三帝国新近占领的国家都没有能够为纳粹进行预想中的“输血”。从1940年8月开始,丘吉尔宣布对德国进行全面封锁与禁运,整个德国立刻陷入了各种物资的短缺。
1941年,德国本土民众的食物消耗量较之1938年下降了大约20%。许多德国青年投军入伍的首要诱因就是国防军和党卫军的诱人伙食。有一位新兵在日记中写道——“肉排,沙拉,浇了肉汁的土豆泥,香肠还有巧克力,能吃到这些在家乡久违的食物,真是不可思议。”几个月前,他还在钢铁厂上班,每天只能领到171克的肉制品。
1941年初,纳粹国防经济与军备署长乔治·托马斯将军呈送给希特勒一份巴巴罗萨计划的经济形势影响报告,特别提出作为“粮仓”的乌克兰与高加索油田同样重要,应当被列为“高优先目标”。从1941年绵延至1944年的列宁格勒围困,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制造“饥饿攻势”的集中体现。纳粹的政策很简单,掠夺资源以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而“劣等民族”将在饥饿中灭绝。在纳粹统治下,波兰犹太人的每日卡路里摄入量被严格控制在184卡。1943年,德国就从占领的苏联领土上掠夺了900万吨谷物、200万吨饲料、300万吨土豆、66万吨肉类。整个占领期间,德国从苏联运走900万头牛、1200万头猪,以及1300万头羊。
70年前,一名从事中等体力劳动的男性每天需要2800卡路里左右的热量,一名士兵需要至少3400卡,在东线战场的苏联寒冷地带作战则需要4200卡以上。美国军方在二战期间给一个士兵定下的伙食标准是多少呢?每天4300卡路里,基本上能满足在极端条件下作战的能量需求,日本兵的伙食标准大概是美国兵的一半,为什么美国能在太平洋战场上打败日本?这个伙食标准有一定的说服力。
为了维持战时生产,德国和英国都极力保障产业工人的饮食水准,重体力劳动者和士兵享受同等待遇。这就促生了“工厂食堂”这一新鲜事物,食堂是为了让工人能以较低价格买到肉食。而为了将更多的牛肉供应给军队,美国养鸡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养鸡从小农经济状态改变为养鸡场工业化生产的。
※z6尊龙旗舰厅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