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z6尊龙旗舰厅 专栏 > 正文

像美国人一样疯-z6尊龙旗舰厅

日期:2018-09-2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美国输出的心理疾病诊断标准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通行标准。背后的推手,就是医药商业利益。
作者|苗 炜
20年前,姜文演过一部法国话剧叫《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这个戏说的是法国小镇圣莫里斯,来了一位科诺克医生。圣莫里斯原本人人都很健康,但科诺克医生声称,所有健康人都是未知的病人。他决心按照他的方法使全镇的生活“医学化”。从免费门诊开始,科诺克采用了引诱、暗示、许诺、恫吓等手段,渐渐使全镇人都相信自己得了病,需要请医生诊治。3个月后,圣莫里斯的旅店变成了一座医疗站,居民开始享受现代医学的设备和措施,患者都得到了“符合现代卫生规定的护理”。
  这出戏当然有很强的讽刺意味,但现实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现今,在大城市中,我们可能都认同——我们不那么健康,我们都有点儿心理问题。我们都有点儿拖延症?我们都有点儿焦虑?我们都有点儿睡眠障碍吧?中国的大城市正泛滥着焦虑,有关心理、人格、星座的种种内容都很有市场。这种现象,有其经济背景。经济下挫对全民的心理健康都有影响,《纽约时报》曾有一篇文章说,对经济和工作的担忧导致众多的心理问题,症状包括失眠、焦虑、呼吸困难、寒战、麻木感、关节炎等等。这种现象,有其病理学的背景,每当有一种心理疾病被广泛报道,就会有更多的人声称自己患有这种疾病,比如厌食症被报道了,就会有很多少女说自己患有厌食症;比如这几年抑郁症的报道增多,身边患上抑郁症的人似乎也在增多。这是心理疾病特殊的“传染性”。
  另一方面,那些不准确的术语也在被使用,比如说拖延症,起床困难症等等。这是人们在用同时代人所能理解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情绪痛苦。若要表达心理上的苦难,我们只有一些有限的症状可供选择,这在医学上被叫作“症状池”,人们总是把自己的问题和症状池里的行为搭上联系。我最近读了好多心理学著作,都是讲各种各样的“症状”,但有一本书很有意思,叫《像我们一样疯狂》,这里的我们用的是宾格us,所以书名也可以翻译成“像美国人一样疯”。
  作者叫伊森·沃特斯,他写过托儿所中的虐待、心理诊所的不专业等等,这本书写的是“人类的心理地貌不断扁平化”。他质疑,全世界人对心灵的理解是不是都变得更美国化了。伊森·沃特斯去了香港、斯里兰卡、桑给巴尔、日本这四个地方进行调查,以典型的心理疾病案例,揭示了它们被创造出来的过程。他想说的是,每一种心理疾病都是有其自身文化的土壤。但美国输出的心理疾病诊断标准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通行标准。背后的推手,就是医药商业利益。 比如在日本,抑郁症大规模发作起来的时期,正是医药公司推销抗抑郁药物的时候。
  日本人本来将那种接近抑郁的状态称为“utsusho”,大概就是气滞郁结的意思,很像中医的概念,综合了情绪低落、社会冲突、失败感、失落感和生理变化等多种原因,但还不被当作是一种疾病来对待,这种状态的人也不去求医问药,只在品味自己的痛苦中慢慢疗愈。他们会在家庭成员中寻找安慰,也会向长者或者精神领袖求助。然而,美国概念的抑郁被介绍到日本来了,美国人愿意对陌生人公开表达情绪和难过的感觉,又非常倾向于将心理痛苦视为一种医疗健康方面的问题。医药公司在日本召开各种研讨会,告诉公众,你们许多人都得病了,需要吃药了。
  有一位医生参与了这些研讨会,他认为,美国的精神医学喜欢把自己的分类标签强加于全世界,即便有时并不符合当地的情况,也未完全抓住病人的体验和担忧。这位医生呼吁人们要尊重和保护关于人类苦难体验的文化表达的多样性。
然而,西方的医药公司相信,没有什么病症是药不能解决的。有300种对付心理疾病的药物正在研制中,其中包括66种治疗抑郁的药物和54种治疗焦虑的药物。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