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z6尊龙旗舰厅 文化 > 正文

一生三赴香江,潮一次次落……-z6尊龙旗舰厅

日期:2020-10-0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没有上海就没有张爱玲,同样,没有香港也就没有张爱玲。
主笔|姜浩峰


张爱玲一生三赴香港。

  1939年夏天,从上海圣玛利亚女校毕业后,张爱玲参加了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获得第一名。踌躇满志准备负笈英伦的她,却遇到欧战爆发,不能成行,于是转投香港大学。短短两年多后,刚在港大读到三年级的张爱玲又无法继续学业。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港英当局、英军仅仅抵抗了两个星期,就宣告投降,港大停课。张爱玲回到上海,与香港的第一段缘分告一段落。回沪后,她迎来了创作高峰。

  1952年,张爱玲从上海到香港。她先是联系了港大,希望能继续学业。不久,又听闻好友炎樱说日本有工作机会,可跑到日本白忙活一阵子以后,再回港大,因为种种原因,退学了。张爱玲成了无所凭依的“政治难民”,此后,她投靠了美国驻港新闻处。

  1955年10月,张爱玲只身乘美国邮轮“克利夫兰总统”号赴美。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陈建华告诉记者:“炎樱是张爱玲的闺蜜,在上海认识的。两人一起去香港读书,一起回上海,1956年,在美国张爱玲与左派作家赖雅结婚,炎樱参加了婚礼。”

  1961年,从美国到台湾地区搜集小说素材的张爱玲,曾经返回香港小住,集中精力撰写了一批电影剧本。这次返港,是张爱玲一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到香港,甚至可以说,也是她一生中最后一个创作高潮。

  三赴香江,潮一次次落……对张爱玲来说,她哪一次的选择是对,哪一次又错了呢?

  无论对错,张爱玲一生中居留香港的拢共六七年光阴,对她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完全可以说,没有上海就没有张爱玲,同样,没有香港也就没有张爱玲。


若无港大求学,会少半数《传奇》


  “在劫后的香港住下去究竟不是长久之计。白天这么忙忙碌碌也就混过去了。已到了晚上,在那死的城市里,没有灯,没有人声,只有那莽莽的寒风,三个不同的音队,‘喔……呵……呜……’无穷无尽地叫唤着……”这是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里的一段,写的是1941年日军攻占香港后的情景。白流苏和范柳原当时的想法是——“一有了船,他们还得设法回上海。”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大学文科学生张爱玲和同学们在战火中去做临时看护,护理受伤的军人和市民。战事结束后,张爱玲告别港大,告别香港,乘坐轮船回到上海。在同样沦陷的上海,张爱玲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创作高峰,也堪称她一生创作收获最丰盛的时期——从《沉香屑 第一炉香》开始,《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沉香屑 第二炉香》《琉璃瓦》《心经》《年青的时候》《花凋》《封锁》等,凡24万字,在《紫罗兰》《杂志》《万象》《天地》《小天地》《苦竹》《古今》等刊物发表。一举成名。而其中,《茉莉香片》里传庆就读的“华南大学”位于香港,又有半山的男生宿舍,其故事原型无疑是发生在港大了。“两炉香”中的“华南大学”亦显示出这一点。

  如果张爱玲没有离开上海前往香港求学,她会从事别的职业吗?学者李欧梵认为很可能不会。“创作的种子早在她童年时期的上海就已播下。香港经验对她而言之所以重要,在于标志着她的人生转捩点,为她的创作增添了崭新的‘超出传统的’(extra-traditional)维度。若无此番经历,她不可能写出《倾城之恋》。李欧梵的学生陈建华先生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张爱玲在香港大学读书,接受了英国式教育,深受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作家毛姆的影响。毛姆专写海外异域风情和不同文化交杂的爱情故事,《倾城之恋》就有这样的特色。”

  《倾城之恋》讲述了年轻寡妇白流苏从上海跑到香港,与南洋浪荡子范柳原谈恋爱的故事。而张爱玲本人却是到香港求学。

  回看1939年9月,在参加《西风》杂志征文而作的《天才梦》一文中,张爱玲提到,在学校里自己得到自由发展。直到16岁时母亲从法国回来,“将她暌隔多年的女儿研究了一下”。之后,母亲教她这,教她那。而这一段光阴注定是短暂的。1939年,参加“高考”的张爱玲,选择了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如果不是因为欧战爆发,凭借她这次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她该去伦敦大学就读。退而求其次选择香港大学的她,当时19岁的瘦高个儿女生,穿着一袭素布旗袍,拎着母亲出洋时的旧皮箱,只身南下了。在《天才梦》的结尾处,张爱玲写道:“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从上海到香港这独行的一路,对港大新生张爱玲来说,可能是欢悦的。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姑姑张茂渊安排了一个叫李开弟的人在香港的码头等候。李开弟是张茂渊的初恋,但张茂渊一直独守空闺五十年,直到1979年78岁那年才嫁给了丧偶的李开弟。此是后话。当少女张爱玲到达香港的时候,她是有一番失落的。在自传体英文小说《易经》中,张爱玲曾写道:“忽然间她被一束强光迎头摄住,在这乳黄色、有着球形立柱的小小门廊里,她从头到脚都浸润在光雾之中。过了一会儿她才发觉,这是海那头射过来的探照灯。她一动也不动,立在这光的神龛里……在黑暗中她无声地轻笑,身体仍被笼在光中。再也不会跟从前一样了,她想。”这很可能就是少女张爱玲初到香港时的感受。1944年,张爱玲在散文《走!走到楼上去》中更明白无误地写道:“我还记得,第一次看见香港的海的时候,联想到明信片上一抹色的死蓝的海。”可见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 1939年,张爱玲入读香港大学文学院,选修中文及英文科,成绩优异,获颁何福奖学金,足以应付学费负担。唯完成首两年课程后,1941年日军入侵香港被迫停学,翌年返回上海。”《新民周刊》记者曾在港大博物馆看到这么一段有关张爱玲的简介。然而,张爱玲在港大求学期间,真的没有经济上捉襟见肘之忧吗?有。毕竟,她的港大同学,大多是东南亚富贾子弟。这些人出手阔绰,每每举办、参与各种大派对,花销不小。而张爱玲为了节约开支,不敢参与此类活动。因为她没有余钱去购买参与派对时所需伴手礼。张爱玲同宿舍有位同学周妙儿,其父买下整座离岛,盖了别墅。周妙儿常请室友去家里玩。这就需要租船前往。同学们aa制,每人需要花费十几块钱。张爱玲为了省开销,便向类似班主任角色的修女请辞。可修女非要打破砂锅问明原由,张只能一一道来:父母离异、继母冷落、再到离家出走投奔母亲……说到心酸处,眼泪水汤汤滴。

  以张爱玲家世来说——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之女。张爱玲父亲张志沂早年也曾在津浦铁路局任英文秘书。即便张爱玲去香港读书时,张志沂在与黄逸梵离婚后娶了民国政府前总理孙宝琦之女孙用蕃——怎么看,本都不该是缺钱的主。然而,最初维持张爱玲在港求学支出的,仅是其母,之后才有奖学金。张爱玲不仅真缺钱,还因为不去参加周妙儿派对之事,加之修女将此事请示修道院长,而让张爱玲的身世与际遇公开化——对她来说,这还不是一种奇耻大辱吗?

  在港大,张爱玲唯有发奋读书。特别是英文精进——一方面,用全英文写家信。反正母亲和姑姑英语了得,可以纠正她的语法错误。另一方面,竟然可以背下弥尔顿整本的《失乐园》。如果不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她或可凭奖学金,未来再去伦敦大学深造。然而,1941年日军入侵,彻底打碎了她的英伦梦。

  回到上海后,张爱玲小说的背景中,除了港大以外,还有以浅水湾饭店为背景的《倾城之恋》。尽管如今的浅水湾仍有一些旧建筑,甚至一座改为超市的小楼被人认为就是浅水湾饭店。然而,李欧梵认为,《倾城之恋》中的浅水湾饭店已经不存,旧址上是一座现代化的高级公寓。

  “据张爱玲回忆,她是在1941年香港大学暑假期间,去浅水湾饭店探望母亲时首次听到一对男女的情事八卦。他们是张母的麻将牌友,女子在打牌中的母亲身后眉目传情,将男人钓上钩,接着两人便相爱并同居了。据这段流言,她织就了一个精湛的浪漫故事。”李欧梵说。

  无论浅水湾饭店如今是否还存在着,若无港大求学,恐怕,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半数将是不存在的。


真是无端来做岭南人吗



  《茉莉香片》中有个人物:教授中国文学史的言子夜教授,其人品、学问皆佳,课堂上曾“恨铁不成钢”地对学习欠缺的学生“厉声喝道”:“中国的青年都像了你,中国早该亡了!”有人认为,言子夜的原型是时任港大中文系主任许地山。

  出生于台湾省南部的许地山,1917年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后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他应胡适之邀举家到香港,出任港大中文系主任,直到1941年积劳成疾于香港去世。薄扶林道中华基督教坟场的山腰上,设有许地山先生墓。完全可以说,许地山在港大播下了中国新文学的种子,而张爱玲也于此获益匪浅。

  张爱玲到港大就读时,年过七旬的蔡元培亦在香港。1940年,蔡元培病逝。当时,华北早已沦陷,北大迁往大西南,与清华、南开等组成西南联大。1916年至1927年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只能在香港落葬。蔡元培墓地设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

  比张爱玲年长近10岁的女作家萧红,于1940年与端木蕻良一起到香港。于当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发表连载小说《呼兰河传》。当年12月12日萧红完成《呼兰河传》全部作品,12月27日连载完成。很遗憾,不到两年光阴,1942年1月,萧红在港病逝。这时候,张爱玲已经离港返沪。

  萧红曾经葬于浅水湾。主编《星岛日报》副刊的戴望舒于1944年做了《萧红墓畔口占》一诗,悼念这位亡友、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在港萧红墓被严重破坏的局面,萧红迁葬广州。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之后,短短两个月中,香港人口由60万增至百万。其中包括许多文化人。2019年,凤凰卫视制作了《雁南飞:南来文人与香港》专题片,讲述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香港如何在乱世之中为这些文人提供过一张安静的书桌。其中包括张爱玲。

  然而,对于张爱玲来说,她首度来香港时,毕竟还只是个大学生,比起许地山、蔡元培、茅盾、夏衍、萧红、戴望舒等人来,1939年的她还未必能算得上是职业文化人。而当她二度、三度到香港,却并非无端来作岭南人,而是带有目的的。于是也无法像大学生涯时期那样,为此后的创作积蓄力量,殊为可惜。

  1952年,从上海再度到香港的张爱玲,最终没有继续在港大未竟的学业。1952年,到达香港的她,曾联系上好友炎樱。这位中国和斯里兰卡混血女子、张爱玲的港大同学,告诉张爱玲,日本有工作机会。然而,在白白去了一次日本以后,再回到香港,因为种种原因,张爱玲在港大退学了。

  如果说这一时期张爱玲的香港行有什么亮点,则是翻译了海明威《老人与海》等文学书籍。此后,她前往美国。到20世纪60年代,张爱玲应邀到台北,其间在香港小住半年。从1956年到1964年,无论是否身在香港,张爱玲给香港的电懋影业公司编写了《情场如战争》等十个电影剧本。这些电影在香港和东南亚上映的时候,曾与之搭档拍出了《太太万岁》的桑弧导演,正在上海拍摄鲁迅小说改编的《祝福》,以及另一部脍炙人口的喜剧《魔术师的奇遇》,谁也不知道,桑弧当时家中仍珍藏着张爱玲编剧《太太万岁》的手稿。这部手稿直到桑弧去世,才流落世间……(主笔 姜浩峰)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