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女神唐俊乔的梦想-z6尊龙旗舰厅
阅读提示:“中国音乐要在尊重传统的背景下面对未来,表达中国的声音,描绘中国的图画。”唐俊乔说她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希望未来的中国,可以有更多像我一样充满艺术理想的演奏家、教育工作者,在全世界播撒一颗颗种子,大家同心协力去发扬中国的民族音乐。”
记者|阙 政
著名的“竹笛女神”唐俊乔刚刚收获了她的最新成就:十大杰出民乐演奏家。这是来自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的重量级评选,面向建国后出生的民乐演奏家,综合考虑演奏成就、教育成果、作品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全国上下就只选出十位,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军人物。而唐俊乔,更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求才若渴的上海
唐俊乔出身于音乐世家。父亲唐德忠是有名的东北笛子、唢呐演奏家,她自幼随父学吹笛,耳濡目染加上勤学苦练,少年时代便屡获青少年器乐大赛金奖,16岁还在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就读时,就举办了首场个人独奏音乐会。
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深造,对于唐俊乔来说是一件机缘巧合之事——附中临近毕业,她原本打算上北京念大学,还没动身,她的老师听说上音在附中设立了考点,就让她也去试试。
“这段经历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感叹上音真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唐俊乔回忆道,“当年我担心自己适应不了南北差异,一开始的确没想考上海,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应考,没想到上音派来负责招生的老师都是教授级别的。”
她至今还清楚记得,面试老师一位是笙演奏家徐超铭,另一位是琵琶演奏家叶绪然。“考场里他们留住我,说:小唐你过来,我们太喜欢你的演奏了,来上音学习吧!见我犹豫,又劝说:南方才是中国音乐的根。那种求才若渴的感觉,真的让我非常感动。”
当年,唐俊乔心里有两位偶像,她久闻笛子大师赵松庭、俞逊发的大名,于是直率地向招生老师提出:要是上音能够请这两位老师来教她,她就决定报考。就这样,唐俊乔背井离乡,万里迢迢从东北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
“来了就感觉到上海那种海纳百川的气概。人家都说上海是一座情调特别小资的城市,我却觉得她的胸怀特别宽广,吸纳了太多优秀的人才来到这片土地。”
初来乍到,上音没有辜负唐俊乔的期待,真的给她安排了赵松庭、俞逊发两位名师。“我的思乡之情立刻就被艺术的温暖给融化了。”唐俊乔说,“上海不仅海纳百川,还有一种特别靠谱的精神,这种靠谱,后来也成为了我做人做事的准则。”
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来到上音的唐俊乔学习特别刻苦,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练习从无怨言,因为笛子不仅是她的最爱,也成为了她倾心一生的事业。“偶像在身边如果都不好好学,那我自己都会觉得是浪费了老天爷对我的恩宠。”
坐在记者面前的唐俊乔,仍然带着东北人骨子里的明亮和开朗,射手座的她,自带欢乐洒脱的气场,轻易就能感染身边的人。然而一旦站在台上演奏竹笛,她的气质又会千变万化,令人横看成岭侧成峰。唐俊乔的竹笛演奏技巧娴熟,兼融南北之长,时而清淡幽远,时而热烈奔放,可哀怨,可豪迈,可喜可悲,动静皆宜。竹笛这个古老的乐器,在她手中就如同高手之剑,表现力之丰富,令人眼花缭乱。
“我一直都觉得,能够从事民乐演奏,是老天爷爱我。”唐俊乔说,“我的性格绝对是属于开朗型的,但是音乐却给了我丰富的情感资源,让我的情感表达可以不仅仅依照自己的个性,而是可以开朗也可以悲伤,可以喜悦也可以愤怒,每一种都充满了张力。”
一举成名天下知
从上音毕业后,1998年,唐俊乔就担任了上海民族乐团笛子首席,成为中国第一位在民族乐队中担任首席的女性管乐演奏者。所谓的“祖师爷赏饭吃”,说的应该就是唐俊乔这种类型——天生悟性强,一教就会,却难得地求知若渴,舍得下苦功打磨自己,精益求精。
早20年,民乐发展尚没有今日的繁荣,在流行音乐大潮冲击的年代,并没有给民乐演奏家太多的机会,但是只要有机会落在唐俊乔身上,她就会用自己的实力牢牢把握住。在上音就读的时候,唐俊乔就得了一个绰号:“棚虫”——因为技术好,上手快,演奏起来干脆利落,她在业内出了名,但凡有录音棚要录制电影音乐、纪录片配乐、甚至是商场年节背景音乐,都会喊上她,因此得了个“棚虫”的美名。“现在一到过年,我在商场里听到那些热热闹闹年味很足的音乐,还会发现:咦,这不就是我当年录的《花好月圆》《新年好》么……”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2000年,李安和谭盾来到上海,想为影片《卧虎藏龙》寻找一个中国最好的笛子演奏家。很多作曲家都不约而同地为他们推荐了同一个名字:唐俊乔。听到这个名字,谭盾还以为自己要去见的是一位老教授,没想到前来赴约的却是一个才20出头的女孩子。当时,这个女孩还没有意识到这次合作有什么大不了——然而,2001年3月,谭盾半夜给唐俊乔打来越洋电话,说:“祝贺你!你的音乐获奖了!”这一年,《卧虎藏龙》的音乐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奖在内的全球18项电影音乐奖和格莱美音乐奖,让唐俊乔和李安一样,一举成名天下知。
获奖之后,谭盾把电影主题曲改写成了协奏曲,唐俊乔的竹笛、马友友的大提琴,加上现代多媒体艺术,于当年9月在英国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首演,打开了中国民乐通往世界的大门。之后的两三年,唐俊乔都在全世界巡回演出,而每次演完,几乎所有的国际乐团总监都会问她同一个问题:你还有没有其他适合竹笛和交响乐演奏的作品可以再来?
她真的有。出于内心对竹笛的热爱,唐俊乔早在20多年前已经开始了用民族乐器表达现代情感的尝试——她诚邀许多作曲家为竹笛创作现代作品,郭文景的《愁空山》、唐建平的《飞歌》、杨青的《苍》……最终,她让这些现代竹笛曲响彻国际舞台,如同一朵朵诗意之花在海外绽放。难怪《华盛顿邮报》会盛赞她为“无与伦比的天才演奏家”,“竹笛在她手中创造了近乎完美的无限可能”。
背靠传统,面向现代
应该发扬传统,还是追随现代?这是许多民乐演奏家都会面临的问题。作为全世界笛子的鼻祖,中国笛子迄今已有七八千年的悠远历史。可是从先民时代到科技大爆炸的当下,它的形制却没有太大变化,仅仅是材质从骨笛发展到了更为清幽的竹笛。
若说传承,再没有任何乐器能够比得上这一支与中华文明历史同步发展的竹笛了。但是在唐俊乔看来,尽管历史脉络一脉相承,竹笛在当下承载和表达的内涵却可以不同。“最早竹笛是为戏曲伴奏用的,南派的‘曲笛’伴奏昆曲,北派的‘梆笛’伴奏梆子戏;而现在它却可以演奏出代表‘世界语言’的现代乐曲。”
许多人不知道,唐俊乔对笛子演奏现代曲目的探索,竟是从外国曲目开始的。她会用中国传统的六孔笛去演奏《野蜂飞舞》《霍拉舞曲》这样的西方曲目,为的不是上台演奏,而是磨炼技巧。
“传统的竹笛只有6个孔,吹的是7律,没有升降音,而许多西方现代作品却需要吹出12半音,以往这在六孔笛上是没法完成的。很多演奏家也因此做了一些探索,比如给笛子加键、开孔……但是这么做会破坏笛子最好的共鸣——而我的改革,就是从技术上去攻克,一个孔只能按一个音,我就用手指留半个孔来吹半音。”
听起来容易,实际操作却很难,但唐俊乔还是成功了。过人的技巧从西方曲目延展到中国现代笛曲,造就了她的代表作《愁空山》。《愁空山》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郭文景的作品,题目取自李白长诗《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最初,当唐俊乔向郭文景邀约现代作品时,郭文景说:“我有一个压箱底的作品,你用六孔笛肯定演奏不了!”但是唐俊乔多年来对高难度半音的训练,让她顺利拿下了这部《愁空山》,在六孔笛上演出了即使多加了孔、加了键也难以完成的效果。
2005年10月,唐俊乔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笛子协奏曲《愁空山》,同年11月又与指挥大师泰尔杰·密盖尔森合作共赴西班牙巡演《愁空山》;2009年,《愁空山》又在德国、英国、比利时奏响;2013年她还受邀与北京交响乐团赴欧洲四城市巡演《愁空山》。正是这一曲《愁空山》,让全世界继《卧虎藏龙》之后,再度领略了中国竹笛的典雅之美。
“背靠传统,才能更好地面向现代。”唐俊乔说,“中国音乐要在尊重传统的背景下面对未来。因为传统是我能够通过音乐打动观众最重要的根本。中国的传统音乐情感特别丰富,为民族音乐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有了这些东西,才能够放眼现代,才能用中国现代作曲家为民族乐器创造的作品,表达中国的声音,描绘中国的图画。”
《愁空山》的意义,不仅是唐俊乔个人演奏生涯的又一个巅峰,更在于它打破了笛曲原有的碑界——当唐俊乔用六孔笛演奏出《愁空山》的那一刻,震惊的不仅是作曲家郭文景老师,更是整个笛子演奏界。既然原本以为不可能的变成了可能,未来还有什么不可能?一曲《愁空山》为作曲家展开了手脚,令笛曲的现代创作愈加天马行空,也为笛子演奏家立下了全新的高度,令整个笛子演奏界的技术水平都水涨船高突飞猛进。
这之后,唐俊乔又成功演绎了许多现代作品。2007年,她在柏林音乐厅首演了朱世瑞竹笛协奏曲《天问之问》。在央视,她又演奏了中央音乐学院唐建平教授创作的《飞歌》。而在上海,当她演奏完杨青作曲的《苍》,观众们都围过来说:“太喜欢了!”有趣的是,有些观众听到的《苍》,是苍劲有力;有些观众听到的《苍》,却是沧桑。而这,恰恰是唐俊乔期待的结果,在她看来,作曲家的创作是一度创作,演奏家是二度创作,而最终的三度创作,还要靠观众来完成。不过,这三度创作的成与败,也与演奏家的二度创作脱不开关系——“选择现代作品,千万不要为了现代而现代,过于抽象了,与观众距离太远。而我会选择一些旋律性强,但表达语汇特别现代,和西洋乐器一同演奏会很有张力的作品——呈现出来的就会是当代音乐的画卷,发出当代中国的声音。”
从演奏家到播种者
作为独奏嘉宾,唐俊乔参加了在全球范围内举办的数百场协奏曲音乐会、独奏音乐会、室内音乐会。作为“竹笛女神”,她也经常受邀献演于全球许多著名的音乐节、艺术节。不过,唐俊乔却一直强调:“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上海音乐学院的一个老师。”
不教则已,一教就是16个孩子,从音乐学院附中一直到研究生,唐俊乔每周都有三四十个小时的时间要花在教学上。许多人都觉得奇怪,带着这么多学生,还能每个学生都那么出色,唐老师是不是特别严厉、特别凶?
看唐俊乔的样子,你就知道她凶不起来,但她确实是一位严师。“我常常和学生说:天赋就是一张白纸,学音乐第一靠悟性天赋,第二靠老师教,第三只有靠努力。有些学生会自我怀疑,问我:是不是自己天生就比别人差一点?我说你千万别这么想。‘天才’是别人给的称号,不是自己封的。你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技术练到炉火纯青。”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当年唐俊乔以赵松庭、俞逊发为偶像一样,她现在的学生也都是她的粉丝。有偶像当老师,精神力量自然无穷。虽然忙碌于各种演出,唐俊乔还是把大量的心血耗费在了学生身上:“现在的孩子没有笨的,重要的是花心思去因材施教。有些孩子性格开朗,生活中丢三落四的,体现在音乐上也会比较毛躁,我就会给他舒缓的音乐,让他多练长音,让性格沉静下来;还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我就会让他多练习欢快喜悦的曲子——因为音乐不只有一种,优秀的音乐家要懂得展现不同情绪的音乐。”
除了训练性格、教授指法,唐俊乔还为学生们准备了大量国外的练习曲、现代作曲家的最新创作。“这是让学生们和作曲家交流互动的好机会,在不断的切磋修改之中互相提高。”有时候,遇到难度大的曲子,孩子们多少会有点畏难情绪,而每到这种时候,唐俊乔只需亲自上阵示范演奏,立即就能以实力服众,学生们没有不服气的,乖乖再去勤学苦练。大家都知道,唐老师对学生特别好,这种好,不仅体现在教学上的用心,更体现在她把送上门的机会都留给了学生。遇到邀约演出,唐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能不能让我的学生去?
“我的人生全部给了笛子。”唐俊乔感慨说。这些年来,她跑遍全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了竹笛之美。但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2013年,她和自己的得意门生一同组建了一支“竹笛乐团”,五年过去,这支乐团为笛子演奏界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从前我们演得最多的只是独奏曲和协奏曲,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艺术呈现方式,可以二重奏、五重奏、八重奏……丰富的形式让更多人爱上了民乐,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群体的力量让社会对我们的事业更加关注,影响力也更大了。”唐俊乔说她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希望未来的中国,可以有更多像我一样充满艺术理想的演奏家、教育工作者,在全世界播撒一颗颗种子,大家同心协力去发扬中国的民族音乐。”
明年5月,由唐俊乔领衔的音乐剧场作品《笛韵天籁》即将献演。这部作品笛子的发展演变,高度浓缩地表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且让我们一同期待,一支小小的竹笛,吹出上下8000年的历史。
※z6尊龙旗舰厅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