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z6尊龙旗舰厅 文化 > 正文

足不出“沪”,大饱眼福-z6尊龙旗舰厅

日期:2017-11-0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过去的粮仓,转化成为一个精神食粮的发生器。在为期3个月的时光中,让我们一起共享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为我们打造的这场文化盛宴,尽情享受工业文化与艺术碰撞带来的极佳的观展体验。
记者|何映宇
 
8万吨筒仓,变身艺术季主展场。
坐落在浦东新区黄浦江滨江的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曾是亚洲最大的粮仓,由于历史原因,多年废弃不用,沉寂多时。如今,由著名建筑师柳亦春亲自操刀改造,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的身份,于10月15日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建筑是文化的“容器”,是心灵感悟和精神体验的重要空间。8万吨筒仓这一座令人震撼的工业建筑,就成了容纳2017空间艺术季规模庞大的展示内容的容器,它容纳的,是四大主题展和十二个特展共约200个展项。
  黄浦江畔,民生码头随着工业时代的繁华褪去,逐渐淡出上海市民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城市空间艺术秀场。
 
柳亦春操刀改造
 
     这里共有13000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加上北面沿江的257库部分室内空间,室内展示空间可达16000平方米。从10月开始的三个月,200多个国内外参展作品在此集中展示,令观众一饱眼福。
  市民在民生码头既可以感受筒仓建筑本身的工业文化带来的震撼,又可以观看极具前瞻性、多样性、体验性、公众性的展览,同时还可以一览黄浦江亮丽的风景。
  民生码头,曾经是上海港散粮、散糖装卸的专业码头。坐落其中的8万吨筒仓更曾经是亚洲最大的粮仓,“远东第一流”的仓储建筑,是民生码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产。随着黄浦江岸线产业转型、工业外迁而退出了历史舞台,8万吨筒仓也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褪去它原有的仓储功能。 
  随着浦江两岸贯通而焕发新生,8万吨筒仓也以此为契机,完成第一期的改造工程,在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后免费对公众开放,使公众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它,感受别样的工业力量和艺术氛围。
  建筑师柳亦春对记者说:“8万吨筒仓是在‘改造性再利用’原则下的一次积极尝试。《巴拉宪章》中说道,‘改造性再利用’关键在于为某一建筑遗产找到恰当的用途,这些用途使该场所的重要性得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再现,对重要结构的改变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且使这种改变可以得到复原。”
  对待工业遗产的修缮和保护,更应在延续和保护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基础上,使其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筒仓改造,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利用好巨大而封闭的筒,既保持原有外观又能体现建筑已被赋予新的内容。这个平衡点对于建筑师而言,是特别有挑战性的话题。
  还有,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为持续三个月的临时性展览,作为本次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筒仓建筑的底层和顶层是主要的展览空间。由于筒仓建筑高达48米,如何将底层和最顶层的空间整合为同时使用的展览空间,必须组织好顺畅的展览流线,同时还要处理好必要的消防疏散和配套服务等设施——也是摆在柳亦春面前的棘手问题。
  近年来,工业遗迹的改造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连千年古镇景德镇,也将50年代建的瓷器厂“国营宇宙瓷厂”改造成了艺术的集聚地“陶溪川文创街区”。10月18日开幕的“播逸——陶溪川当代艺术现场”是“悟感之路”系列艺术活动的第一幕。这场名为“浮梁一梦,玄音与牡丹亭”氛围音乐现场的活动,结合昆曲的传统声音形式进行创作,一方面丰富了整个景德镇区域的艺术文化生活深度,一方面又通过活动的链接,串联和激发了文创产业鲜活的生命力,向传统致敬的同时,找到延续发展文化艺术事业之路。
  柳亦春的设计同样是在向传统致敬的同时,找寻新的可能性——走进8万吨筒仓的展馆就让人眼前一亮,设计既保留了工业时代的遗迹,又有极强的现代感,可谓一举两得的典范。为满足人流量大的交通需求,筒仓内设4部疏散楼梯,筒仓与辅楼缝隙中增设中庭与自动扶梯,除此之外,外挂一组自动扶梯,能将三层的人流直接引至顶层展厅,使人们在参展的同时,也能欣赏到北侧黄浦江以及整个民生码头的壮丽景观。它以轻盈简约的形式,低姿态地融入筒仓建筑,既满足交通等建筑功能需求,又成为市民观景的最佳去处,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建筑重新利用所注入的新能量。
 
粮仓化身精神盛宴
 
     2017城市空间艺术季主策展人团队也是阵容强大。
     由米兰理工大学教授、有着“垂直森林之父”之称的斯坦法诺·博埃里、同济大学规划城规学院副院长李翔宁、独立策展人方振宁领衔,16人的策展团队,专业背景更加多元。他们邀请的参展艺术家涵盖美国、英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机构和个人,运用“引进来”的方式,聚集全球的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策展人,将国际智慧城市发展经验和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引入上海,同时通过论坛等交流,探讨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相关议题。
     策展团队把筒仓作为基本单元进行“拓扑变化”,研究空间的可变性,以多样化的使用方式和空间组织模式,来探讨和表达混合多样的公共空间形态。展览作品中既有具有国际视野的展项如“与水共生:世界优秀水岸空间案例展”“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全球建筑实践罗盘”等,同时又有紧密结合上海发展的展项,如“上海城事”“两岸贯通”“文化点亮城市”的内容,展现了沪上文艺发展的新实力。
  民生码头作为滨水空间的一部分,是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贯通重要的节点,这里即将成为浦东文化艺术的新地标,将以真实的改造案例去连接和重整原先断裂的城市空间,构筑开放的滨水平台,真正提升黄浦江两岸开放空间的潜在价值,并以此激发更多有着相似“连接”性的未来公共空间。
  在当代,公共空间的发展基于新媒体、网络数字技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呈现出新的面貌,这种新型和传统形态融合交织的公共空间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创新,以城市之名
 
  进入民生路3号,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展品《数字金属》,通过三座构筑物——数字金属构建——集中呈现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所带来的变革;另一侧则是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中国文人写意雕塑园》,他以挖掘和精研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人生命题,指尖下淬炼了近五百件中国文化名人系列雕塑,被季羡林等大师誉为“时代造像”,被国际评论界认为是“中国时代新精神的代表”。名为《风律》的作品,则是利用回收的金属材料创作的大地艺术作品,作品绵延错落地矗立在广阔的原野。而6个名为《无题,长椅装置》的作品散布在室外空间里,是艺术家配合城市空间艺术季公共艺术的特性而特别设计的,作品通过实际使用性缩小艺术与观众的距离,是公共空间、艺术与观众的连接点。
  257库入口《内省腔》的灵感来源于母亲的子宫,意指人们期待回到最初温暖、静谧、安详的状态。越过艺术季论坛现场,再往后是一系列穿越古今中外的智慧和艺术之门的“木构与智构”“漫步环翠堂园景”“马列维奇视觉年表”“万象”“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共享遗产保护之路”等特展区。
  筒仓一楼及其周边外部空间,策展人斯坦法诺·博埃里演绎的《林中之境(radrua)》,是一个由350根高10米的圆柱围成的装置,错落有致,形成由外向内的内潜,代表着城市生活从忙碌至闲适的慢过程、慢动作。
  同在一楼的还有密斯·凡·德·罗基金会参展的展项,展示了2017年欧盟当代建筑密斯·凡·德罗奖的部分成果,以及为德国馆重建30周年纪念所推出的竞赛“fear of columns”的竞赛成果,后者展示了当下对于1929年在巴塞罗那德国馆前建造的8根爱奥尼克柱的重新理解,是一次时间维度的新旧连接;劳伦斯·维纳的《混乱中迷失(lost in a shuffle)》,“lost in a shuffle”是英文中的一句俚语,无论是其字面还是隐喻含义,均可以用于形容当人在某个情境下不堪重负,或是故意将自己置于会迷失的情形下。圆周运动既是一个平面上的动作,也是一个文字内容的图像化表达,用以赞美迷失的表现下循环往复的本质;濑户内国际艺术祭是每三年举办的一个当代艺术节,北川富朗一直担任总监,本次他带来作品《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公众足不出“沪”,即可大饱眼福。联合策展人郭晓彦带给大家的作品群《连接:空间的移动》,汇集了10余位当代国内外重量级的艺术家的作品,供你享受一场艺术饕餮。
  而在筒仓六楼,参展人苏丹、张荐、王宁展出了当代艺术建筑的作品——《仓声·品》。展品由1000个太阳能自发声的音箱和一千个不同的器皿,以及特殊的空间组合而成一个具有感染力的声场。场所的特质和食用道具的组合打消了音乐的模糊性,它们相互引导构建新的寓意。只要有光,声音的叙事就开始了,过去的粮仓也就转化成为一个精神食粮的发生器。
  筒仓七楼,是以上海都市范本为主题的一系列展览,包括上海城事、文化点亮城市、两岸贯通的主题展项。同一层楼还陈列着新村研究、上海空间研究与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等七个子板块。
  支文军、戴春、冯路策展的“上海城事”聚焦于上海的城市更新。在他们看来,城市更新是一种“连接”,它是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桥梁。那些随着上海城市发展的喧嚣而逐渐沉默的区域,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支文军们却用当下的眼光关照场所历史中的生发与消亡,从而观察过去,并进一步反思在城市更新中不断涌现的建筑学与城市问题。
  现代都市钢筋水泥的丛林,总是给人冷冰冰的感觉,现代城市需要温度。
  以“文化点亮城市”为主题的展览探讨的是浦东三大市级文化设施(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与四个区级文化设施(浦东美术馆、浦东少年宫、群艺馆、浦东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的建设意图。新的文化建筑在为市民创造更集中而受众更广泛的城市生活共享平台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上海不仅是不断飞跃的经济之城,也是独具魅力的文化之都。
     “新村”是指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建造的以“村”或“新村”命名的城市住宅。“新村研究”试图通过对上海日常城市空间的再研究而进一步思考、发现和认识我们在当代所面临的建筑学和城市问题。这里研究的重点不是建筑风格或风貌,而是建筑作为一种空间生产机制是如何介入城市之中发生作用,又如何被大都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力量所影响的问题。
  除主展览之外,公众还可以在家门口看展——这就是散落城市社区、公园、公共空间的案例展和联合展。长宁区“新泾·新境——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实践案例展”、静安区“‘双重曝光·旧厂新生’静安新业坊实践案例展”、徐汇区“融‘汇’贯通——徐汇区t20大厦实践案例展”和“双向辐射——城市更新在西岸徐汇区实践案例展”等8个实践案例展以及“青年倾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陆家嘴滨江金融城公共景观装置展6个联合展。
  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方兴未艾,渐渐成为艺术类的热门话题,在为期3个月的时光中,让我们一起共享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为我们打造的这场文化盛宴,尽情享受工业文化与艺术碰撞带来的极佳的观展体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