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z6尊龙旗舰厅 文化 > 正文

《叹息桥》不止是叹息,更是新港剧力作-z6尊龙旗舰厅

日期:2020-05-0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多视角的完成度已经很高,《叹息桥》再来一招打乱时间线——15集里出现过的几十位人物,实际上是三对主角和多位配角们的青年、中年期,如何将不同年代的他们划线连接对号入座,又成为观剧过程中的一大探索乐趣。等到线索一一盘清,便是叹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之时。
撰稿|不小可


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看过港剧《叹息桥》?答案是: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是《叹息桥》里埋下的一个梗——女主角告诉男主角:苏轼有一首诗,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一样的,我一时想不起来。

  剧外,无数观众帮女主角想起来这首《庐山烟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尾呼应的一句诗,恰如《叹息桥》的题眼:有些人,有些事,你当初看时以为是这样,却不知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个角度看又变成了那样,待到过尽千帆再回到老地方,又也许非此亦非彼,欲辨已忘言。


庐山烟雨浙江潮


  以为港剧兜兜转转不过是在家长里短婆婆妈妈里泥足深陷?《叹息桥》出来打脸。你说它剧情新奇特吗?一点也不,来来回回只是三对男女的恩怨情事,换种拍法的话,随时会变成30集肥皂剧:一对是妈宝男配爸贝女,一对是文艺男与主厨女的同居不同床,一对是被老婆孩子耽误了留学搞科研沦落到去中学教书的卢瑟中年。

  世上无新事,但同样的故事却总有全新的拍法。《叹息桥》的做法是多视角 打乱时间线。

  说到多视角,鼻祖自然是《罗生门》——你眼里的事实,和我眼里的事实,可能是两个事实,皆可为真,亦皆可作伪。这样换视角的拍法后来被不少影视剧借鉴,电影中最有名的应该是《他和她的孤独情事》——2013年同时拍了两部,分别命名为《他》与《她》,2014年又拍了《他们》,显然男女立场不同,看到的故事也不一样。而美剧中将多视角发挥到极致的,则是一部不很有名但评价很高的《婚外情事》——每拍一季就会换一个人的视角,将前一季里的大部分情节全部重新演绎一遍,然后你会发现,不但男女视角下的故事完全不同,连第三者第四者看到的故事都会有不小的差异。

  电视剧采用多视角,其实要比电影大胆得多——一部电影不过百来分钟,同样的情节再叙述一遍,观众不会觉得过于重复;而电视剧一季至少十多集,数百分钟的内容从头再来过,要拍得重复之中又不是简单重复,信息流循环之外再透露出更多的信息量,不容易的,但是《叹息桥》大胆成为港剧中第一个吃螃蟹的。

  每一集的开头,都会打出一个大大的英文名字,有时是thomas,有时是joyce,有时是ken——这些都是男女主角的名字,当他们的名字出现在片头,也就表示:这一集是ta的主场,所有的故事讲述都从ta的立场和眼光出发。

  于是我们看到——前一集里ken视角下,他辛苦在超市寻觅适合女友心意的咖喱,左挑右拣,只为在她生日当天亲手做一份咖喱饭给她吃,结果却换来女朋友的不领情,怨言不断,甚至怪他不会在生日安排节目而要无理取闹闹分手。到了后一集,在女朋友joyce的视角下,故事却变成:在我生日的那天,原以为相处了七八年的公务员男友终于要求婚,做咖喱饭给我吃很可能是在咖喱饭里埋了一颗钻戒吧,没想到咖喱饭还真的就是咖喱饭,他难道不知道我这个美 食博主刚刚因为测评咖喱而吃了一整个礼拜的咖喱吗?呕!和他在一起是为了什么?又不浪漫又不会安排生日节目,还不就是图他稳重靠得住,现在处了七八年同居在我家都好几年了还不提结婚到底是想干什么?!

  再刨根问底往前翻,翻出ken和joyce的相识——在同事的生日派对上,ken看到的是joyce自己主动贴过来问他要走电话号码,四个字:一见钟情;而joyce看到的却是她和同事打赌,赌输了,像真心话大冒险那样跑去要了ken的手机号,四个字:纯属意外。

  芝麻绿豆的小事,就这样被颠来倒去,玩出了暗潮汹涌。这一招看似灵验,其实却是一招险棋——《叹息桥》也收到了来自观众的批评:有些人觉得,就这么点情节,你来来回回说八百遍有意思吗?太无聊了吧,节奏太慢了吧。但更多明眼的观众食髓知味:每一遍的重新述说都会暴露出一些此前隐藏的真相,这发现的快乐让普通情感剧秒变烧脑推理剧——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黑白各执一词之后,最终暴露出的是人性的灰——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挑选、过滤、删节,留下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记忆,男女皆同。

  这样的个性化记忆,不但发生在故事情节,也发生在故事细节——细心的观众发现:ken视角下joyce家沙发上的抱枕,和joyce视角下自己家沙发上的抱枕,居然是不同的!这是道具组的bug吗?原来并不是,也是导演有心安排的线索之一——细看之下,ken视角下joyce家沙发上的抱枕花色,其实就是ken母亲家的抱枕款式,所以这位妈宝男,即使和女友同居,也不过在心里把女友当作第二个妈。

  多视角的完成度已经很高,《叹息桥》再来一招打乱时间线——15集里出现过的几十位人物,实际上是三对主角和多位配角们的青年、中年期,如何将不同年代的他们划线连接对号入座,又成为观剧过程中的一大探索乐趣。等到线索一一盘清,便是叹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之时。


毕竟已经2020年了



  现在跳出来说“我已经喜欢林保怡很多年”可能听起来有点马后炮。作为《叹息桥》的主演和总监制,林保怡最近很圈粉,但我确实在他客串《大时代》一个小角色“陈涛涛”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气质有点特别的年轻人——说他帅吧并不特别帅,但举手投足间别有一种气定神闲,给人一种“业务能力很强”的感觉。

  果然,到《鉴证实录》就大红了一波,《金枝欲孽》再红一波,《读心神探》同样演技在线……这些年的林保怡没怎么当过偶像,但一直是业务能力非常不错的好演员。近年来离开tvb北上发展,尽管还是幕前工作做得多,但其实重心已在向幕后偏移——2016年香港viu tv拍摄的开台剧《玛嘉烈与大卫:绿豆》邀请了离巢tvb的林保怡饰演男主角大卫,这次合作之后,林保怡非常看中两位导演:肥波(李绍波)和二五(杨承恩),戏拍完就把他们签下,又找来编剧黄绮琳和美术指导罗婉芝,在2017年就组建了自己的影视公司“我们的有限公司”。如今《叹息桥》正是原班人马上线,因此剧情仍然是男女间芝麻“绿豆”的小事,而风格也同样是媲美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式对称审美”,性冷淡与强迫症福音。

  “一般观众习惯了快节奏、看一次就会明白,但是这次我们没有复制以前的电视剧风格,反而是希望拍一种新风格的电视剧。希望观众动脑筋之余,也想讲一个好故事,每一集都会有一些情节,希望由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串连整个故事以及人角色在命运发展的重要线索。所以如果看剧留意不到这些细节,很可能需要看多几次就会明白。”林保怡说,“《叹息桥》是冒险的,如果不冒险就变回以前的电视剧,未来应该有新的概念、新的手法去讲述不同的故事,毕竟已经2020年了。”

  看过《叹息桥》才明白,原来节奏慢和脑子高速旋转,是可以在同一部电视剧里共存的。剧情节奏是真的慢,因为走的不是直线,是s弯,一场服装店买衣服的戏可以在3集里来回拍足3次;但脑子也真是得跟着转,因为每一次都有新发现,不但不觉得冗长,还有一种收集拼图碎片、慢慢看清全貌的特殊体验。

  有人说,想看林保怡再拍《鉴证实录》这样的刑侦剧,但是林保怡却对此一点也没有留恋。他是一直向前看的,港剧黄金时代过去了,但新的港剧未必就只有复刻黄金时代题材一条路。


atv与tvb:半个世纪的宿敌



  2016年2月6日,香港亚洲电视台(atv)主播在夜间十点半新闻播报结束后,说了一声“有缘再会”——从此,全球华人的第一个电视台宣告终结。早在这个靴子落地之前许多年,港剧也已经告别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只是不知亚视的停牌,与她近年来的新东家倡导“新闻立台”、全面停拍电视剧是否有关。

  反过来看却是毫无疑问的——香港电视剧早在70年代就开始风靡一时,除了经济腾飞的原因,与电视台之间的竞相追捧脱不了干系——尤其是,tvb与atv之争。

  atv的前身“丽的映声”早在1957年就已由英国公司在香港创立,当时只有一个黑白英语频道,每天播放4小时节目,对平民百姓来说却是奢侈品——普通人月薪能有100块钱就很不错,但安装电视设备就要25块,每月电视费还需70,加起来已经超过大部分人的人工。7年后,“丽的映声”才增设中文频道——1963年9月30日,全球华人的首个中文电视频道终于诞生(1982年东家换成中国人邱德根,改名亚视)。而tvb要在4年后,1967年的11月19日才告上线。

  不过,tvb一上线就威胁到了丽的——tvb不但是彩色频道,还完全免费,而且一开台就播电视剧《太平山下》,用今天的话说,很吸粉,让观众养成了一回家就打开电视锁定tvb的习惯。

  为了和tvb打擂台,1973年,丽的也从收费变成免费,黑白变成彩色,第二年就上马了诸多电视剧项目,有半小时一集的短剧如《失落的风铃》《家春秋》,也有长剧如《凡夫》《金粉世家》。自此,两家电视台进入港剧打擂台时间,常常抢拍同一类型甚至同一题材的剧集——比如你拍《梁天来》,我也拍《梁天来》,一起来抢收视。

  拼到什么程度?现在流行的电视剧周播、边拍边播都要靠边站,当年的港剧可以是晚上9点要播,当晚7点还在拍最后一个镜头。演员就带着牙膏牙刷睡袋上班,拍完戏就在片场过夜,醒了继续拍。

  这样的激烈竞争从1970年代中一直持续到2000年代末,也造就了港剧的无数佳作迭出——比如atv早期有历史大剧《武则天》《西施》《王昭君》《秦始皇》,后来又有《大地恩情》《银狐》《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等经典之作;而tvb则以《刑事侦缉档案》《法证先锋》《陀枪师姐》等刑侦剧、《大时代》《天地男儿》《天地豪情》等都市剧创造了无数80后的集体回忆。

  一部好剧需要好的平台,更需要好的主创,atv和tvb都深谙此理——atv的前身丽的是早在1966年就举办了全港第一个电视艺员训练班,比后来众所周知的tvb“无线艺员训练班”要早上21年。两个训练班都分别为两台培养了不少电视人才,而tvb的训练班还不限于演员,同时有编剧班、导演班,可以看作是一个全方位的电视人才培训速成系统——当年训练班毕业后,成员都要和tvb签上5年合约,5年间就是拿最少的工资,出最多的通告,比方说上tvb的王牌综艺节目《欢乐今宵》试试镜头感、探一探观众缘啦,在电视剧里跑个龙套磨练一下演技啦……

  tvb人工低大概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了,某港姐出身的演员就吐槽说,别看跟着老板邵逸夫一起出席慈善活动很风光,人工其实低得可怜。她后来过档atv——这也是当时很多演员的选择,因为亚视不但人工高一倍多,工作氛围也相对宽松,容得下更多个人创造。举个例子:tvb导演说拍戏用了100个群众演员,方逸华会去成片里一帧一帧看,数群众演员的数目是不是真有100个。而在atv,麦当雄拍片需要100头牛作为背景,每头牛的酬劳都给500块——换作tvb,可能连群众演员都舍不得给那么多,需要100人做背景的场面,也许只有10个人在那里走来走去。

  除了“孤寒”的声名在外,tvb和atv的体制也不尽相同——有艺人形容两家电视台最大的不同——tvb就像一家超级市场,很有制度,管送货的就只管送货,管销售的也只管销售;而atv却更像一个家庭式的杂货店,很有人情味,你做不到的我就帮你一下。看起来似乎大超市更有竞争力,但对于创意行业而言,atv容得下更多的异见,编导和艺人更有当家作主的感觉,而不是一条流水线上的机器。tvb大公司化的行政架构虽然也有制度化的优势,但有时难免僵硬到不近人情——比如为了拍摄某个场景而租借了一天的场地,说好租借一天就必须用足一天,导演晚上8点拍完了想提早收工?不行!必须拍到租约时限。看起来好像是为了物尽其用,实际结果却是导演下次反而会磨洋工。

  不过tvb也有其稳定的优势——atv后来因为短时期内几易其主,新老东家衔接不畅,朝令夕改,使得收视大不如前,最终败在多年宿敌tvb之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港剧


  想当年,tvb对于过档亚视又再回巢的艺人,那是动用了不少打压雪藏之力。如今tvb一家独大,真的夙愿已偿吗?恐怕不是的。大浪淘沙卷走了敌人,但市场规模也早已大不如昨。与其说一家独大,倒不如说一家之见。没有了竞争对手,格局反而越做越小。再加上2018和2019连续2年巨亏,为了压缩成本,难免愈加因循守旧,展不开拳脚。

  新的对手正在萌芽,反倒是好事——2016年亚视退场之际,也是viutv登场之时。电讯盈科旗下的这个24小时电视台,名字中的v代表“view”和“video”,i和u代表“我与你”,起名的意义就是电视以人为本。

  有人说,viutv和tvb的关系,就像是netflix和好莱坞五大电影公司的关系,也是新生力量与传统大台的抗衡。viutv正式开台前就试播了导演肥波和二五拍摄的网络版短片《玛嘉烈与大卫》,获得良好的反响之后,又继续邀请两位导演拍摄开台剧《玛嘉烈与大卫:绿豆》。再后来又拍摄了《玛嘉烈与大卫:前度》,都改编自“南方舞厅”的小说。到今年,玛嘉烈与大卫的扮演者周家怡和林保怡再度联袂合作《叹息桥》,将青年人的芝麻绿豆情爱故事一路延续到中年版。除了这几部都市剧火出圈,viutv还有一部邓萃雯与陈锦鸿主演的《婚内情》评价不错——和《绿豆》相似,也是单集20多分钟的短剧。

  世上的故事也许来来回回就那么多,但故事的讲法总能推陈出新。不光是新台在创新,tvb本身也在改革——2019年tvb红出圈的两部电视剧,一部是每集2个小时的单元剧《十二传说》,另一部是只有20集的单元剧《金宵大厦》。

  初看之下,两部剧都不算什么新类型——《十二传说》是港剧里常见的“鬼故事集”,利用本港流行的12个都会传说做文章,比如大屿山附近出没的人鱼种族卢亭、七姊妹道金兰姐妹自梳不嫁、新娘潭水血红、石狮成精、西贡结界等等。但是和以往“人吓人”的拍法不同,鬼故事背后要讲的却是民众心理。女主角的身份是大学教授、民俗学家潘朵拉,她的业务职责就是告诉你——都市传说且不论真假,一定有民众心理的投射,而民俗学家就是要去寻找传说背后的民众心理,从而还原事实真相。在听都市传说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的,是故事里被隐藏的部分——往往这些不愿意宣之于口的,才是真相的线头。

  一部以灵异现象为包装的电视剧,内里却是推理内核,推理的不仅仅是“凶手是谁”这种刑侦剧中常见的命题,更是当下时代中人的心理魔怔。

  再看《金宵大厦》,巧了,表面上也是鬼怪奇幻剧的类型,金宵大厦的灵感来源于香港尖沙咀的旧楼“香槟大厦”,原本是九龙区最高建筑,商住一体,集中了许多摄影器材商店,几十年后慢慢衰落成“一楼一凤”的聚居地,品流复杂——而电视剧索性就借这个背景来讲述大厦里的居民故事——10户居民,10段小故事,但绝不是看滥了的哗众取宠都会传奇,反而非常贴近时代症结:《鸦乌》里的虎妈猫爸,《金丁》里的迷信性交转运,《美魔女》中对美容术的无法自拔,《洞》中的网红和网暴;《simone》中人工智能的细思恐极……除了支线故事的时代性,《金宵大厦》的主线故事也铺陈得相当精彩,不算新鲜的时空穿越架构仍然玩出了烧脑的趣味,一经播出大受好评,不但主演陈山聪与李施嬅终于(在43岁和38岁高龄)走红,大结局的收视率更高达29.8%,成为tvb年度冠军,续集也已在筹备之中。

  现在的观众真的需要重温港剧黄金时代吗?恐怕不是的——任何时代的观众最想看到的电视剧都是——好像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好像说的就是自己。《十二传说》和《金宵大厦》的火出圈,表面上看是借用了黄金时代的余威——鬼怪奇幻类型,实际上却是旧瓶已经装了新酒,这酒非但新,还很适口——因为他们都相信观众的观察力,也相信观众的智力,留了许多线索与伏笔在剧中,比起那些“公仔画出肠”,样样都要掰开揉碎解释给你听的剧,就是要更加讨人喜欢一点,只因他们默认:观众不是傻子,观众自己会思考,观众值得看到更好的作品。

  相比之下,小心翼翼延续港剧黄金时代代表作《法证先锋》的2020新港剧《法证先锋4》,豆瓣评分低到只有5.1——林保怡又说对了:不要留恋以往热播过的刑侦剧。即便真的原班人马复刻出来,观众也不会领情,他们只会在弹幕里一遍又一遍吐槽:为什么港片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在谈恋爱。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