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z6尊龙旗舰厅 特稿 > 正文

15分钟生活圈, 激活社区“细胞”-z6尊龙旗舰厅

日期:2016-10-1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上海,同样可以在“螺蛳壳”里打造精彩的社区生活。在城市规划专业人士看来,建筑物的转角、小区绿化多余的场地、城市拆违后剩下的空地,都可以被利用来放置公共设施。
记者|黄 祺
 
        15分钟生活圈——上海2040总规划中诞生的新词,正在被公众热议。
  什么是15分钟生活圈?普通人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5公里,15分钟,一般可以步行移动1公里的距离,活动的范围是大约3-5平方公里。在新规划《营造多元融合的城乡社区》的章节,15分钟生活圈被当做是实现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按照规划的描述,一个15 分钟步行可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社区生活圈网络,可以服务常住人口约 5万-10 万人,生活圈中配备居民生活所需的文教、医疗、体育、商业等基本服务功能、就业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生活圈内设置社区中心,作为生活圈内的综合服务和公共活动中心。以 500 米步行范围为基准,配置满足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不同群体基本需求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构建无障碍、人性化的步行系统,串联居住区、公交站点、服务网店以及就业网点,形成安全、舒适的慢行环境。
  可以这样说,理想的生活圈,是在步行可接受的范围内,解决一个人日常所需的所有服务,吃喝玩乐都在生活圈里搞定。特别是儿童、老人和残障人士,是15分钟生活圈最大的受益群体。
  当然,对于上海这样一个人口密度大、寸土寸金的特大城市来说,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但规划者乐观地认为,上海可以通过城市更新和资源共享,来逐步实现15分钟生活圈的目标。
 
增加公共空间,打造精彩的“螺蛳壳”
 
  当15分钟生活圈的设想来到上海市民的面前时,很多人表示难以想象,毕竟,我们现在的生活活动范围,通常都要超出步行15分钟的范围。比如孩子上学,就算是户籍对口学校,也难免需要车接车送;比如老人去社区医院看病,坐两站公交车很正常,更别提公园、运动场、游乐场、大型菜场、大型超市,很多区域无法实现步行15分钟到达。如果要增加这些机构和设施,在已经密密匝匝的上海城区,是不是天方夜谭?
  让我们先来看看新加坡的例子。新加坡与上海一样,是一个人口密度很大的城市。几年前,新加坡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生活圈,在他们的规划中,社区按照规模分为不同的层级,不同层级配备不同的功能。比如,在15万-30万人规模的新镇一级,要安排轨交站点;在2万-3万人规模的邻里层级,要有教育、医院等机构,有大型公园、文体设施等;在更小的社区,要能解决“开门七件事”,要有小型的绿地和活动场地。新加坡如何为这么多设施和机构寻找空间呢?他们的方法是集约式的空间分配,一幢楼房里,可能一层是运动场、二层是警署、三层是社区卫生中心、四层是教育机构。
  如果从这样的思路出发,上海,同样可以在“螺蛳壳”里打造精彩的社区生活。在城市规划专业人士看来,建筑物的转角、小区绿化多余的场地、城市拆违后剩下的空地,都可以被利用来放置公共设施。
  一处小小的公共休息场地,可以起到改变城市氛围的巨大作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佩雷公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曼哈顿和上海的陆家嘴一样,高楼林立,是白领们勤奋工作的场地,但不免让人感到冷冰冰。后来,设计师在城区一处空地上种了几棵树,放置了几把椅子,给附近的上班族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公园的亮点是6米高的水幕墙瀑布,作为整个公园的背景。瀑布制造出来的流水的声音,掩盖了城市的喧嚣,公园三面环墙,前面是开放式的入口,面对大街。
  这个被叫做佩雷公园(paley park)的地方虽然只有390平方米,但却得到了极高的赞誉,从佩雷公园后,很多城市都开始模仿它建造自己的“口袋公园”。
  城市里的闲置空间,就如海绵里的水,挤一挤、理一理,总会有的。几年前,为了鼓励全民健身,上海各个小区开辟空间安装户外的健身器材供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哪些原本看起来没有多余空间的小区,到最后总能找出一片合适的空地,建设成为社区居民建设场所。健身空间可以挤出来,其他的城市活动空间同样如此。
  开掘新空间是一个办法,利用好已有的空间是另一个办法。上海各个街区中,散布着不同规模的学校、机关单位、体育场馆,这些机构的运动场地、休闲场地,很多时间是闲置的,如果这些空间可以开放给社区居民,那么15分钟生活圈内的活动资源,会多出很多。近几年,政府鼓励学校、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尽管有一定的困难,但一些社区实际上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上海市杨浦区是学校体育场向社区开放较早的一个区。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通常会让学校管理者觉得“麻烦”,害怕设施被损坏、担心出现安全事故,杨浦区一些社区的做法是,居民凭身份证到自己的街道领取一张门卡,凭卡进入学校运动场。这样做,既满足了居民使用体育场地的需求,又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减少了学校管理者的顾虑,同时,社区还动员志愿者到运动场维护秩序。
  多样的休闲活动场所,可以增加居民交流的机会,可以放松人的身心,可以让一座城市变得亲切。
 
混合居住,让国际都市更加融洽
 
  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设想,不仅仅指物理空间上的融合,还提倡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的融合,其中,让不同的人群居住在一起,被放在重要位置。
  《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编制的负责人之一杨晰峰向《新民周刊》介绍说,未来的社区生活圈中,希望既有年轻人,又有老人小孩;希望有常驻的居民,也有短期居住的人;既有高收入人群,也有低收入人群;既有中国人,也有外籍人士。《导则》提出:中小套型住房会相对均衡地分布,同时在中心城和轨交站点周边会重点加强引导中小套型比例;鼓励保障性住房布局“大分散,小集中”,与商品房穿插布局;老年公寓零散地分布在一般社区中,方便家人间相互照顾。
  从实现老人与年轻人生活在同一社区的角度出发,过去那种在郊区开发的大型的养老社区,被认为不利于人群的融合,最好的方式,是社区中有适合老人居住的单元,让老人和子女保持“一碗汤”的距离。不过,无论是老人与年轻人混合居住,还是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混合居住,首先要面临的是房价问题,房价会自然将不同人群隔离开,造成了人群融合的困难。
  近几年上海市已经从政策上,探索突破混合居住瓶颈的一些办法。比如,相关政策要求新建楼盘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租赁房,这些租赁房就可以被政府回购,提供给低收入人群。另外,大型企业也可以通过自建公租房的方式,解决年轻职员的住房问题。除了新建,老旧小区的改造,也能把一些年轻人留在老社区,而不是统统逃离,只留下老人。
  一座包容的城市里,一定住着不同国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上海也是如此。伦敦市居民中有近一半的国际人士,尽管上海居民的国际化程度还没有这么高,但上海未来,也同样会面临文化融合的问题。
  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社区建设有不同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为了方便到上海投资的日本人、韩国人的生活,上海西部兴建了一大片高档住宅小区,这片被人们简称为“古北”的社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不过现在,上海没有必要再兴建类似的大型社区,但会更多地考虑国际人士的需求,比如一些社区中,会增加宗教场所的建设,会出现更多的健身机构和休闲场所,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才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愿意留在一座大城市最重要的原因。
 
工作生活两不误,可以实现吗?
 
  逃离北上广——几年前,这句口号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中间流传。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年轻人工作压力远远强于中小城市,每天上班路上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已经足够让人疲惫不堪,工作地与居住地距离遥远,影响到城市人的生活品质。有没有可能,让工作地离生活地距离近一点呢?
  15分钟生活圈提出了这样的设想:鼓励社区周边布局一定会比例的就业用地,主要包括商业、商务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鼓励在轨道、公交站点或公共活动中心周围集中安排就业空间。
  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城市中曾出现过一种社区里的就业形式——街道工厂,工人来自社区,大家就近就业,下班走几分钟就回家了。后来,由于作坊式的街道工厂存在污染及效率不高的问题,逐渐被淘汰。新的时代,制造业不可能再回到社区,但一些创意类的产业、服务业,是可以重回社区的。比如服装定制、餐饮业、娱乐业,都可以成为社区中吸纳就业的行业,当居住社区中混入更多的商务功能,就业岗位自然就会增加。“当然,居职融合是一个理想状态,我们希望接近这个状态,希望有一部分人上班能够近一点。”杨晰峰说。
  社区,是城市的一个小单元,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改变,都需要从社区开始。因此,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提出,就是为了激活社区“细胞”,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庄少勤撰文介绍说,启动编制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时,上海便已明确提出打造城镇社区生活圈的理念。
  在2014年10月31日举行的世界城市日论坛上,上海明确未来社区功能将复合化,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15分钟日常生活圈,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赞许。在2015年上半年出台的《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中,进一步明确城市更新单元要以社区为基础,并强调首先对社区功能要素进行评估。一个社区的要素围绕9个方面:居住、就业、开放空间、公共服务设施、人文风貌、慢行系统、社区安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
  庄少勤在文中表示,未来的城乡社区就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单元载体,尤其在开放、共享的发展环境和“全球城市”建设中,社区生活圈的营造和治理要体现更好的包容性,体现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