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偷袭珍珠港后………-z6尊龙旗舰厅
1941年12月7日清晨,美军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仓促应对来自日本的350余架飞机。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及美国陆军、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遭受日本海军轰炸。炸沉、炸伤主力舰、驱逐舰、巡洋舰等近20艘,击毁飞机188架。
这场偷袭直接导致2403位美国人死亡,1178人受伤,美国被拖入战争的泥潭,成为美国总统罗斯福口中的“奇耻大辱”,后来罗斯福将这一天定为“国耻日”。攻击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二战的格局也因此改变。
不仅是孤注一掷
日本偷袭珍珠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战略选择。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公众,都在不断追寻日本偷袭的原因。究竟为什么日本要孤注一掷、断然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作战?
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曾经拟定两个作战方向,分别以“南下”“北上”命名两个作战计划。最开始,日本看上的是苏联广袤的战争资源,拟定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但由于日本当时的军事思想和战术落后,在与诺门罕地区的苏联军队激战4个多月后,遭遇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北上”吃了败仗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日本转而掉头策划“南下”。当时东南亚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计划增加了困难。起初日本迟迟不敢对美开战,多次取消或推迟南进计划,直到1941年,日本开始对东南亚扩张,引发英美不满。在偷袭珍珠港的四个月前,英美宣布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
没有石油,日军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舰艇抛锚,无法继续侵略。这对日本而言几乎可视为“开战宣言”,为了按计划进行战争,日本决定先发制人、冒险一掷,瞄准的目标正是珍珠港。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主要枢纽,日本认为要想夺取制空制海权、保证南下道路畅通无阻,必须先摧毁珍珠港。
1941年夏,在一次由日本天皇亲自出席的御前会议上,这个行动正式被批准。12月7日凌晨,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波183架飞机,穿云破雾,扑向珍珠港。7时53分,机队发回“虎、虎、虎”的信号,表示奇袭成功。此后,第二波攻击168架飞机再次发动攻击。
当时只有19岁的海军士兵stratton在这场偷袭中幸存下来。stratton回忆,一颗近800公斤重的炸弹击中亚利桑那号,点燃了68万升航空燃油,500吨火药和450多吨军火。爆炸将这艘船变成了一个直径15米的火球。他身体70%的面积被烧伤。
珍珠港偷袭后,日军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瞄准了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军。夏威夷被突袭后不久,关岛失守,威克岛上的部队也在抵抗了几个小时后投降。日军同样消灭了美军部署在菲律宾的大部分空军力量,并很快将要攻占首都马尼拉。英国军队也遭受了类似的失败。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巡洋舰被击沉,日军的猛烈进攻貌似势不可挡。
加速法西斯覆亡
在日军袭击珍珠港两个星期后,一个寒冷的下午,罗斯福总统和他的顾问们聚在椭圆形书房里发表了讲话。6200万的听众、相当于美国人口近一半,从广播中收听了他518个字的讲话。为让公众对战争做好准备, 罗斯福重申了一些言论:需要出兵海外作战、物资短缺、税收增加以及美国人将在大后方进行持续抗战等。
“每一位男人、女人和儿童都是我们美国历史巨大使命的参与者。战争命运的改变——好消息或坏消息,失败或是胜利,我们都必须共同承担。”突袭也激怒了美国公众,全国的报纸社论反映出了这一点。《洛杉矶时报》谴责这次袭击是“疯狗的行径”。“是日本自寻死路。”《芝加哥太阳报》写道:“国家就是团结一体,否则什么也不是。”
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所面临的挑战是,美国没有发动进攻的条件。珍珠港事件后不久,罗斯福曾向他的妻子伊利诺坦言,“我们将不得不先扩充我们的海军和空军,那将意味着在获得胜利之前,我们要吃很多的败仗。”而当时美国3 000架战斗机中,只有约三分之一可以直接用于作战;士兵在演习中用排水管代替迫击炮,用扫帚当作机枪;海军急于招募新水兵,甚至降低了对视力、身高和牙齿的要求。
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决心共同打败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
同年4月,美国对日本东京发动一次空袭。当时,美国海军所有作战飞机的作战半径,均无法达到轰炸东京所需的距离。经过一系列慎重挑选,航程达1932公里、北美公司b—25型米切尔型轰炸机被军方选中。这次空袭是对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报复。
二战中,美国付出了惨重代价。根据美国国务院1964年一项解密文件,美国二战时的伤亡人数为292131人。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书在柏林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也意味着一场席卷欧亚大陆的战争梦魇终于结束。
1994年8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每年12月7日定为全国珍珠港事件纪念日。这一天,全美各地都会举行纪念活动,在日落之前,美国各地政府机构会降半旗致哀。(撰稿 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