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给总书记写信的佤族老支书-z6尊龙旗舰厅
中国仅有两个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是其中之一。如果以上海为圆心,向八点钟方向出发,跨越3000公里,就到了沧源。《新民周刊》此次要寻访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10位佤族老支书。
沧源隶属云南省临沧市,俗称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地”,全县人口中85%为佤族。中国佤族人口共有40余万人,而沧源的佤族占了佤族总人口的40%。沧源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勐冒县和南邓特区接壤,国境线长147.08公里。
今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回信在佤族边疆引起了轰动,也让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曾经唱响《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地方。沧源还是上海市崇明区对口协作地区,遥远的边境佤乡由此与上海有了特殊的联系。
给总书记写信的10名老支书来自沧源县两个乡的9个边境村。他们为什么要给总书记写信?他们都经历和见证了怎样的山乡变化?在《新民周刊》的实地采访中,一个个答案被揭晓。
佤乡走上乡村振兴路,老支书有话说
700岁的大榕树下,71岁的胡德学眼角堆笑、声音洪亮,尽管普通话带着浓重的口音,但他还是尽力地让记者听明白他要说的内容。岩翁1984年当上沧源县班洪乡班洪村党支部书记,他是这次一起写信的10位村支书中的一位。10位老支书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年轻的也有65岁,都是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一干二三十年的老支书。
谈起为什么要给总书记写信,老支书胡德学为我们展开了这封信诞生的过程。
班老乡,是中国“最年轻”的一个乡。解放前,班老乡曾被迫失散在外,一度离开祖国母亲怀抱,在佤乡群众持续抗争和国家关怀努力下,1960年重新回归祖国。后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边境佤乡发生巨变,在最偏远、最基层干了一辈子的老支书们,有话要说。
上图:给总书记写信的十位佤族老支书中的胡德学、王三贵和班正明(左起)。摄影/刘春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沧源县举行庆祝活动,邀请一些老支书座谈,大家一起回首佤乡的变化,畅想未来发展。老支书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一个他们心中的愿望: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到佤族村寨走走看看,让他看看当年贫困落户的边境村庄如今已经脱贫,走在了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老支书们合计,请总书记来的愿望没那么好实现,但写信给总书记也许是可以做到的。拿定主意后,几位老支书准备自己下笔写,讨论了很久,但一下笔,“怎么写也写不通”。“我想想不行,要请人帮忙。我找到一位县里的干部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口述,这位干部按照我们说的意思整理。”胡德学老支书回忆着。
县里的干部认真记下了老支书们的话,几天后,把整理好的信带回乡里,再让老支书们一起修改调整,确保准确表达了老支书们的想法。信的内容不算多,也就一页纸。大家一致认为没问题后,10位老支书在信纸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由于经历了回归祖国、脱贫攻坚等等重大历史事件,老支书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感激之情发自内心,因为这样的真情实感,这封只有一页纸的信变得沉甸甸。
大约两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了。
问胡德学老支书总书记回信到来那天的心情,语言显然已经无法形容他当时的激动,老支书提高嗓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睡不着觉,睡不着觉。”
总书记回信让生活在边疆的佤族群众深受鼓舞,他们用淳朴而直接的方式回应着来自北京的关怀——佤族乡亲每家每户把回信复印件贴在客厅的墙上,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荣誉,也是佤族山乡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标志。
边疆村寨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9岁的班洪乡公坎村老支书王三贵和76岁的班洪乡芒库村老支书班正明说,过去农村不通公路,从村寨步行到县城,需要八九个小时,如果有人生病,村里要出七八个壮劳力把病人抬到县城里的医院。因为贫困,很多孩子不读书,或者早早辍学。佤族群众在这样封闭贫困的环境下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很长一段时间里,边疆乡村社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内地。
脱贫攻坚战的打响,让千百年来困扰边疆人民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2020年7月29日,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临沧专场宣布,2019年底,临沧市全市94357户36894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62个贫困村、28个贫困乡(镇)全部退出,提前一年实现贫困人口和贫困村“清零”的目标。继云县、临翔、凤庆、镇康、耿马、沧源、双江7个县(区)脱贫摘帽后,2020年5月,云南省政府批准临沧市永德县退出贫困县,这标志着临沧成为全省率先实现整市脱贫的州市之一。
过去泥泞难行的道路变成了硬化乡村公路,佤族简陋的茅草房变成了卫生、舒适又兼顾民族特色的新民居,教育、医疗条件大幅度改善,“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佤乡,已经大不一样。
正是这样的巨变,让老支书们有了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强烈愿望,而总书记的回信像是火把,再次点亮人们心中对更加美好乡村生活的憧憬。
今年以来,班洪乡“农业 旅游”田园综合示范项目实现收入174万元,仅今年春节假期,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达24万元。该项目已获评国家aaa级景区,乡村面貌也焕然一新。
退休的胡德学如今也在班洪村里开起了民宿,他和老伴经营的民宿一年下来收入很不错。岩翁老支书说,佤乡人民的生活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毫不为过,而面对未来,无论是老一辈还是子女、孙辈,都相信家乡会越变越好,日子会越来越精彩。
上图:云南省沧源县班洪乡边境村整洁的村貌。摄影/黄祺
村口飘扬国旗,信仰植根心底
沧源县有140多公里的国境线,很多边境村庄的农田,紧邻着缅甸一方的农田,佤族与缅甸佤邦本就同宗同族。在这样的地区,边民的脱贫、边疆的乡村振兴,除了提高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之外,还有着稳固边疆、守护神圣国土的重要意义。
沿着充满诗意的木栈道一路前行,终点是沧源县勐董镇龙乃村,村党支部书记赵爱军介绍,我们登高望远的两层凉亭所在的位置,在龙乃村回归祖国前正是国境线的位置。现在,村庄距离最近的界碑,也只有200米左右。
绿水青山间,龙乃村村口十多米高旗杆上的五星红旗十分醒目。在龙乃村这样的边境佤族村庄,像赵爱军这样的基层党支部带头人,发挥着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关键作用,党员像旗帜一样带领和鼓舞着村民共同致富。
因为亲身经历了山乡的变化,边境佤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热爱,深深植根在他们质朴的内心里。
赵爱军说,村里有一些工作需要出工出力,只要是为了守护国门、建设家园,佤族乡亲们从来不会计较经济上的得失,一呼百应。这种凝聚力是基层党组织多年带领村民建设家乡、共同致富的过程中形成的。赵爱军说,村党支部还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励志教育,每年请优秀的本村学生为低年级学生做讲座,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鼓励更多孩子努力学习,依靠知识改变命运。在整个村庄重视教育的氛围下,龙乃村已经走出了不少大学生。
佤族山乡有着悠久的爱国传统,在过去百年历史上经受住了考验,体现出边疆人民的勇敢与坚韧。
沧源县自古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是历史上著名的“班洪抗英”的发生地,班洪乡政府所在地的老榕树下,“班洪抗英遗址碑”记录了100多年前佤族人民英勇抗英的历史。
上图:沧源县自古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是历史上著名的“班洪抗英”的发生地。摄影/马丽
云南沧源县的班洪、班老地区蕴藏着银、铅等丰富矿产资源。1885年,英国占领缅甸后觊觎佤山矿产,多次进入班洪、班老一带,对阿佤山区进行勘查。1897年,英方以勘察中缅边界南段未定界为由,企图借道班洪进驻勐角董一带,班洪王胡玉山写信告诫英方:葫芦王地是中国的地方,你们不能来;如果敢来,我们就坚决打击!此后,英方采取外交干预、宗教渗透、金钱收买、军事威胁等手段,多次进入班洪、班老一带,当地佤族人民坚决抵制并与英方展开顽强的勘界斗争。
1934年1月21日,英军250多人占领炉房地区,强行采矿,“班洪抗英事件”就此拉开序幕。2月4日,班洪王胡玉山召集佤山的17部落王到班洪举行誓师大会,兵分三路开始进攻英军。
2月16日,胡玉山发出《告急求援书》后,“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共1400多人于同年5月到达班洪,义勇军和当地武装的联合抗英随即展开。战斗持续四个多月,最终将英军赶到户板、滚弄一带,基本上收复班洪、班老部落的失地,44位佤族英雄儿女,为保卫祖国边疆献出宝贵的生命。
1935年至1937年,国民党当局同英方进行第二次滇缅南端边界会勘。在大量史实面前,英方终于承认班洪地区是中国领土。1941年,在英方关闭滇缅公路的施压下,国民党政府签订条约,把中缅交界区域的班老地区划归英国殖民地缅甸。
在这样的情况下,班老佤族人依旧没有停止斗争,并一直抗争至新中国成立。胡玉堂、保卫国等族人始终坚守“佤族汉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的族训,两次向党中央写信表示“班老历来是中国的土地”“我们卡瓦族人民一定要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走”。
1960年10月1日中缅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班老终于回归祖国。
边境佤族村寨的民众,都是听着抗英故事长大的,他们把守卫国土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责无旁贷地将爱国主义传统一代代传承。
边民富、边疆稳,边境村欣欣向荣
赵爱军出生于1969年,回归的历史他是听父辈描述的。父辈描述,回归之前村民缺吃少穿非常贫困,回归后,国家对贫困户发放救济粮,生病有医疗救助。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乡村的变化更大,现在龙乃村正在打造边境小康示范村。赵爱军介绍,除了外出务工的收入,当地农民主要靠种植甘蔗,养牛、养猪获取收入。接下来,龙乃村将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在脱贫的基础上,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如今再与邻近的缅甸村庄相比,中国边境村成为了“邻居”们向往的地方。睦邻友好的大背景下,龙乃村的国门小学,接收了大量邻村缅甸孩子上学,高峰时期达到2000人左右;新冠疫情前还有不少缅甸村民到龙乃村的卫生室看病,解决了他们的急难民生问题。
乡村振兴,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也需要致富带头人的示范效应。
勐董镇永和新村村民陈为民的家是一幢两层楼房,一楼的客厅宽敞明亮,被女主人收拾得干干净净,家具、电器一应俱全,与城市里的别墅相比也并不逊色。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农业收入较低,不少佤族山乡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如今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机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佤族儿女回到家乡,加入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潮流中。陈为民就是返乡创业的佤族村民之一。
陈为民说,他在大城市当过厨师,也在养殖场干过养殖,靠着勤劳的双手,陈为民在外多年日子过得不错。他在外地认识的哈尼族姑娘,后来成为他的妻子,现在一家四口美满幸福。
左图:回乡创业的佤族村民陈为民一家。摄影/黄祺
2019年,陈为民决定回到家乡。“现在打算不出去了,家乡越来越好了,家门口就可以挣钱。”他目前靠养猪、养鸡,每年收入能有近20万元,成了村里“首富”。说起自己的生意经,陈为民说他用玉米等饲料养殖,虽然成本高一些,但生产出的猪肉、鸡肉在市场上销售价格比一般猪肉、鸡肉要高出不少。因为自己的产品品质好,县城里有几个大客户收购他家的猪和鸡,常常供不应求。
陈为民说,接下来他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但饲料不变,品质不能降低,他相信市场认可他的产品,养殖也一定能给他带来越来越多的收入。等到旅游业恢复,陈为民还准备搞农家乐,到时候他这个积累多年经验的厨师也可以大展拳脚。
随着边境小康示范村的建设,永和新村的村民们对于致富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更大的动力。佤族大姐赵叶娘有两个儿子,老大一家在昆明打工,老二当兵。赵叶娘家在半山腰,门前的庭院晒着金色的玉米,院子里的鲜花在阳光下怒放,赵大姐家门口的寻常风景,对于城市游客来说就已经是一幅让人流连的乡村画卷。赵大姐说,以后村里游客会越来越多,她准备动员大儿子回家开农家乐。
在沧源色彩缤纷的金秋,《新民周刊》不仅寻访到了给总书记写信的老支书,还找到了甜美的佤蜜,草木葱葱的山岭,镶嵌在群山之间的稻田,精致恬静的佤族新乡村,浪漫的佤族小夜曲《月亮升起来》……以及,佤族同胞心中升腾着的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动力。(记者 黄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