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z6尊龙旗舰厅 社会 > 正文

基金会模式已成基础教育之上海经验-z6尊龙旗舰厅

日期:2017-12-0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作为上海普教系统教师三十年来最温暖的同行者,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助力上海教育事业发展,本身亦成为了基础教育的上海经验!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基金会模式之探究,正当其时!
记者|姜浩峰
 
“上海教育体系最突出的方面在于其教师培养、支持和管理的方式。”世界银行高级教育专家、中国教育主管梁晓燕曾如此对《新民周刊》记者说,“教师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在上海,教师这一职业颇受人们尊敬,其原因不仅仅在于教师可获得合理、稳定的工资收入,还在于其教学有方,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一年前,世界银行发布《上海是如何做的》报告。这份由梁晓燕博士团队与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张民选教授团队合作,历经两年时间完成的报告,希望上海教育能够为各国教育提供经验与借鉴。
  回顾来路,筚路蓝缕。回溯1980年代前期,上海的基础教育面临的情况是——步履艰难,中小学幼儿教师地位不高,待遇偏低,队伍不稳。
  早在1977年,邓小平就曾说过“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把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到了突出的战略地位。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说:“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0年代中期,包括上海在内,中国各地的基础教育还是薄弱。
  由曾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出山成立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就成为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关心教师,特别是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气的一项重大举措。完全可以说,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成立不久以后,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也应运而生。伴随着上海基础教育的一路发展,“开拓、求实、奉献、服务、廉洁”,首任理事长陈国栋提出的十字会风,成为该基金会三十年来坚守的信念;“对教育有利,对教师有益”,成为基金会开展各项工作的最高准则。作为上海普教系统教师三十年来最温暖的同行者,基金会助力上海教育事业发展,本身亦成为了基础教育的上海经验!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基金会模式之探究,正当其时!
 
紧抱初心不放松
 
  “‘对教育有利,对教师有益’,这就是我们基金会的初心。”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李骏修对记者如此说道。
  比较全国各省市各种教育类基金会运作、发展的过程,《新民周刊》记者发现,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的特点是——多年来,始终坚持面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亦即以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教师为主体,兼顾其他岗位和对基础教育做出重要贡献的社会人士。
  在全国各地此类基金会设置之初,面临着颇为相似的基础教育困难局面。譬如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囊中羞涩,教师待遇低下;譬如经历十年动乱,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由此,各地的此类基金会确实面向教师,通过奖励优秀教师的方式,以提升其待遇,并通过此种方式留住人。更因此类基金会的设立,而引起政府和社会对教师的关注,提升了教师的社会地位。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局面与三十年前大不相同了。由于政府多年来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对教师的重视,教师普遍收入提高了。由此带来的,则是现在很多基金会,对教师本身的关注少了,甚至纷纷改成了“教育基金会”或“教育发展基金会”。
  然而,发展教育,教师是根本。
  梁晓燕认为,上海市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教育体系之一,因其将精明的教育政策转化为优异的学习成果。上海市中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全球排名第一的秘诀,是其强大的教育体系和优质师资队伍。
  面对上海的师资队伍,原上海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任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的姚庄行至今仍记得陈国栋对她所言:“要把配角当好,做一个心诚的人,做一片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绿叶。”姚庄行认为,所谓“绿叶”的定位,是陈国栋对基金会所有工作人员的一种诫慰,一种期待,一种要求。
  李骏修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基金会就是聚焦基础教育阶段。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我们基金会依然主要服务于教师队伍建设,把注意力集中在评优奖教方面,同时集中讲好教师故事。当然,我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通过我们的基金会,能够做一些资助跟培育的工作。这主要就是通过一些项目的引领,来促进各类教师的专业成长跟专业发展。比如针对农村教师、青年教师、青年校长等,我们通过一些资助项目,使他们在岗位上能够尽快的成长成才。”
  如果这些农村教师、青年教师、青年校长在自身岗位上能尽快成长起来,则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这难道不是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设立时的初心吗?初心不改,前路未已。
 
奖励先进永无止境
 
  个人故事收入《一生秉烛为教育》,在青浦扎根三十年的顾泠沅认为,要让一位师者卧薪尝胆,花费半辈子的经历去做“一点点好事”,甚至长期扎根一线,何其难哉?在这个层面上看,诸如上海市园丁奖的那点儿奖金,堪称微薄。但园丁奖,包括基金会所设各类奖项,其所提供的力量,绝不仅仅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奖掖优秀教师、发扬先进、崇尚师德是基金会贯彻宗旨的主要方向。
  姚庄行说:“基金会的工作激励了教师更加努力投身教育事业,同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基金会表彰奖励的范围,已经涵盖上海市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校外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各类学校的教师。以本届理事会自2014年以来的工作为例,3年来,基金会表彰奖励优秀教师6711人次,其中有2183名教师获得上海市园丁奖。
  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市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市中职校教师教学法评比,以及市农村优秀教师标兵、市十佳班主任、市少先队辅导员标兵等评选,堪称基础教育领域全覆盖。只要能够立足岗位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有可能脱颖而出。
  曾任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现为基金会顾问的夏秀蓉说,比起上世纪80年代,如今我国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都提高了,至于经济地位,确实社会上有人议论纷纷。比如有一个阶段,有人说当老师的补课成风,甚至课堂上不讲,到补课班去讲。另一方面,家长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掏钱请老师补课。
  有偿补课,这样的不正之风是否存在?一度确实存在,如今也不能说绝迹。而社会上开设的一些机构,更是搅得校外教培市场晕乎乎乱纷纷。但另一方面,又有老师不计报酬,义务为孩子拾遗补缺。夏秀蓉说:“这些人,难道不该大力宣传吗?”
  2005年到2014年担任基金会理事长的胡正昌说,如今社会上非常关注教育问题。如今的基金会,虽然各个奖项奖励金额并不高,但小项目有大影响,与各区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纵向联合,与有关团体横向联合,充分展示上海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名师名校长的风采,对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与激励作用。
  前不久,在上师大举办的“师德评价与教师发展”高端学术研讨会上,该校教授何云峰曾如此对《新民周刊》记者表述自己的观点:“师德,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社会上,对教师的道德期待,一定是高于一般群体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标准,正是在回应老百姓对教育工作者的师德期待。我们办学校不是办学店,而是为了培育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这样的道德自信是不灭的。”
  在李骏修看来,习近平提出的“四有教师”,包括上海教师大量的正面形象,并不是刻意塑造出来的。他们本来就是大量存在的。“我们基金会所做的工作,恰恰是发掘这些正面典型、一线教师的光辉形象,并加以大力宣传。通过这些优秀教师的引领,提高上海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塑造上海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已故教育家吕型伟曾说:“当前,社会上对中小学幼儿教师的看法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人认为中小学幼儿教师的待遇、地位都不错了,没有必要再搞什么基金会。我很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即使到了某一天,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的工资大大增加,甚至增加到过去某一位领导讲的‘达到令人羡慕的地步’,奖励先进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只要社会上有教师这个行业,教师奖励基金会的工作就不应该停止!”
科学管理才能长效发展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按照国务院颁发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国家的政策法令,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每年主动接受银行、民政、审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向理事会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基金会,一般只需理事会换届时进行审计。但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自1992年起,就遵循陈国栋理事长意见,每年都请社会审计。
  2004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实施。当时,基金会理事会经换届重新登记,组成新一届理事会。从那时起,理事会下设的秘书处按理事会要求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基金会每年召开一到两次理事长会议,召开一次理事会议,确定工作思路和各项活动。可以说,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从设立之初,就不存在正规化的问题——自始至终,该基金会都是严格遵循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保证了自身的正规化。
  基金会的变化,与时俱进,在于对教师奖励的方式方法上,以及奖励的侧重点上。“今天国家富裕了,投在教育上的钱比过去多了不少。过去,我们用奖励的办法鼓励教师坚守岗位,今天,我们要用奖励的办法激励教师发展自己、教书育人。”吕型伟曾说,“学生需要表扬,教师也需要用表扬、奖励的方式来促进职业认同和内心的觉醒。”
  吕型伟曾建议,在奖励方式上要多样化,要努力符合教师精神上的需求,例如为教师创设个人发展的条件,提供展示能力和成果的平台,更好地体现出教师的人生价值。
基金会积极参与《上海教育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就先为教师搭建成才与展示的平台。
  从另一项活动中,也不难看出上海奖励教师方式的独特之处。2015年以来,基金会组织获奖优秀校长、教师参加融考察、学习、交流、休假为一体的荣誉休假,到上海的对口帮扶地区开展活动。至今已有近300名优秀校长和教师受益。
  譬如去年,32位上海市优秀班主任,赴重庆万州开展班主任荣誉休假活动。这次活动,以“互联网 背景下的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为主题,让两地班主任深入交流。平凉路三小的沈丽瑾老师感叹说:“在万州学校,一个在上海就读过的男孩热情和我们打招呼,还笑着和我们留影。两地老师都是那么的热爱学生,两地的教育虽然存在着很多不同,但是同为教育者的我们心是相通的,情是相融的。”
  无疑,依靠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这一“四a”级社会组织之模式,充分发挥基金会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基础教育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上海经验,完全可以在全国范畴内推广这一经验。上海基础教育赢得国际赞誉,其中更是不乏基金会之功。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