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回首,立德积善泽后辈-z6尊龙旗舰厅
“我的学生听我说,这样锻炼,那样锻炼,听得津津有味,有人还非常激动。可听完以后,真正实践去锻炼身体的人不多。有的人锻炼了,坚持了两个礼拜,又不锻炼了。我可不是这样,我坚持锻炼。现在我老态龙钟,那时候我六块腹肌啊!”11月8日,当80岁的杨德广教授站在上海师大会议中心的讲台上时,捧着讲稿只说了一两分钟,就忙不迭走下讲台,放弃麦克风,一边使用身体语言,一边聊起了锻炼身体对一名学者的学术研究该有多大贡献。看上去,一点儿没有老态龙钟的样子。
这是一场杨德广从教55周年暨高等教育行动研究高峰论坛活动。
1940年,杨德广出生在江苏江宁县上坊村。“我的母校小学是上坊小学,中学是南京九中,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我的前半生做了3个梦:一个是读书梦,好好读书走出乡村,到大城市上大学;第二是图强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很穷,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一穷二白,发愤图强;第三个梦,1965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当时我就想成为教育家。”杨德广如是说。自1993年担任上海大学校长,到1994年任重新组建的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到1996年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在卸任上海师大校长后,在继续任上海师大教育学院教授的同时,杨德广于2005年9月至2011年9月出任上海震旦职业学院院长。可以说,在几所学校的校长任上,杨德广实现了自己的教育家之梦。
今年,《杨德广八十自述自选》《杨德广八十评述评论》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展卷这两本书,可以看到这位八十岁仍在教学科研、慈善公益第一线,未显半丝倦意的老先生,仍有着一股在少年人身上才多见的热情。他仍是那么敢想、敢说、敢做。这些自选的文章,是他当年教育教学实践、学校管理实践的文献积存,今日他能够选定出版,也在回首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转型过程中,高等教育是如何一路变迁的。
杨德广曾被人誉为“闯将”。
就抓教育教学来说。1996年暑期,杨德广刚到上海师大工作一个多月,就已把全校走“透”。在深入实地调研中,他发现,不少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和活动。针对这一状况,他提出在全校实行“充实教育”,即充实学生的教学内容,充实学生的课余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忙起来、动起来。
就抓办学来说。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办学,许多条件与如今几乎有着云泥之别。杨德广根据在调研中发现学校存在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状况,提出了“大学校长既要找市长也要找市场”这一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观点。他认为,学校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也要靠自身努力,发展教育产业,开拓教育市场。在他看来,这样做既挖掘了学校潜力,又为学校的发展、改善教师待遇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卷《杨德广八十自述自选》《杨德广八十评述评论》,分别从杨德广先生自己的视角,从专家学者、同仁、学生和新闻媒体等视角,多方位展现了杨德广先生从农民儿子、贫困学生到大学教授、大学校长,直至成为中国教育名家,这一段曲折的励志人生,大有可观之处,大有可悟之点。(撰稿 姜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