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之余,期待更多激励与收获-z6尊龙旗舰厅
“什么,今年还办?真是意想不到。真的太好了!”当听说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如期举行的时候,金敏流露出一些小惊讶。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大流行,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教授金敏原以为今年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起码会延期。好在如今网络发达,许多科学家可以在线参会。这也让自2018年起在上海举行的这一论坛得以如期举行。“倒也未必说这个论坛在社会上会有多么火爆,但前两届的时候,11月前后,我们临港这一带,特别是在高校校园里、马路边、路灯杆子上,那些有关论坛的旗帜飘扬着,有种过节的感觉。”金敏告诉《新民周刊》。
心驰神往的年轻人
“前两届论坛,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合个影,近距离接触一下,对于我们临港片区高校的许多年轻学子来说,是一件令人感到非常幸运的事!”金敏说,“回顾第一届、第二届论坛,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年轻的研究生来说,顶尖科学家们在论坛上的发言,仍是相当艰深的。”
作为年方不惑的教授,金敏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于今年7月31日,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发现具有超常塑性的二维结构inse半导体单晶材料等。这是上海电机学院一次非常大的突破——首次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然而,即便如此,金敏仍称,自己对来参加顶尖科学家论坛的科学家们的研究项目,除了石墨烯等自己接触到的专业领域之外,绝大多数是不懂的,堪称隔行如隔山。
但年轻人参与到顶尖科学家论坛中,首先满足的是一种崇拜感的释放。来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的得主们,对于临港片区高校的学子来说,原本只在媒体报道上见过,是自己心中的“神”。因为有了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让同学们距离他们是那么近。
2019年第二届论坛,位于水华路300号的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的图书馆成为分会场之一。金敏教授获得论坛现场的入场券。很遗憾因为课时安排的原因,他要上课,无法全程在现场。于是,他提前将入场券拿到课堂上,问有哪位同学有时间去听。没想到,大家纷纷举手,最后只得通过抓阄的方式确定这张入场券归谁。“我知道获得入场券的这位同学一定听不懂那场论坛主要说了些什么,其实我也不太懂——我是搞材料的,那场论坛主要是讲计算机领域的问题。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这位同学对论坛的心驰神往。”金敏说。
“这辈子,能在大学求学阶段,见到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兴奋的吗?”有同学如此表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举办三年来,着实拉近了沪上年轻人与世界顶尖科学家之间的距离。譬如今年将在线上参加论坛的诺贝尔化学家得主伯纳德·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去年5月就曾在华东理工大学与青年学子开展了一场对话。这不是一场纯粹的学术交流,而是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多次参与者,与年轻人在一起感悟国际合作下的科研魅力,一起追逐梦想的学术精神。当时有华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学生问费林加:“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时的心情吗?”
费林加答:“我觉得应该可以向周围的人炫耀了,但却在电话里沉默了很久,不知道该说什么。挂断电话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让刚刚讨论的学生回来,继续被电话打断的课题讨论。”
还有同学问:“您成长于农场,这对您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您为什么选择化学作为研究方向?”
费林加答,自己出生在一个很小的乡村,12岁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他说:“我有个很大的家庭,在9个兄弟姐妹中,我排行第二。我非常喜欢化学,喜欢合成新的化合物,漂亮的晶体,甚至是令人难忘的味道。”费林加当时还鼓励同学们:“即使你出生在贫困的家庭或是境遇不好,你也要努力追随自己的内心和天赋,把握好机遇。”
在金敏看来,年轻的本科生、研究生,往往会对“诺贝尔”三个字有种盲目崇拜,感觉“了不起”,然而究竟怎样了不起,却未必说得出个所以然。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些高校教师,又往往会觉得“诺贝尔奖跟我有啥关系”或者“我的学术水平距离诺贝尔奖太远”。而当大家近距离接触到这些顶尖科学家后,会发现,他们在研究领域以外,其实也是一如你我的普通人。他们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喜怒哀乐。甚至也会遇到未必是自己擅长解决的生活中的矛盾、麻烦。
“我知道,譬如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里,一些老教授们往往还是平易近人的。他们愿意和年轻人——研究生甚至本科生攀谈。”金敏告诉记者,“我也曾在国内顶尖高校近距离观察一些国外来做学术交流的顶尖学者,发现他们在茶余饭后大多愿意和师生交流,话题则大多离不开本行。”在金敏看来,即使在学术水平上有云泥之别,这样的攀谈也是很有益处的。“反观我们的一些院校,师生课后的交流还是少。而有的一些交流,又是与学术无关的。好像聊八卦新闻多一些。”金敏分析道,“当我们近距离接触到那些世界顶尖科学家后,首先在一些生活细节上就能够发现他们的成功是有路可循的。他们对待专业,对待学术的态度,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金敏还透露,比之像他这样身处临港的教授来,一些外地来沪出差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对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有另一种方式的心驰神往。譬如在非论坛举办期间,有人会特意到顶尖科学家们住过的酒店“沾沾仙气儿”,甚至探究一番科学家们当时住哪间房,睡在哪张床。然后哪怕差旅费超标部分自己买单,也要订那间房、睡那张床。
寄望点燃中国人的科研热情
比起前两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来,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第三届论坛中,许多科学家将在线上与会,大会的主会场也调整到国家会展中心。费林加将与2016年与他一起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让-皮埃尔·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弗雷泽·斯托达特(fraser stoddart)一起,出席分子机器峰会,三位将和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让-马里·莱恩(jean-marie lehn)共同探讨分子机器与仿生学的前沿观点。
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始之前,费林加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最担心的事是失去很多学术界的交流。他说:“我们通常在不同的实验室之间交换学生。例如,我的实验室中有一些来自中国的学生,我们也会派学生去中国。世界各地的学者互相交流,这是学术圈的常见现象。”无论世界政治格局如何变化,学术,早已全球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化的学术交流难以一如既往,只能通过zoom或skype等视频会议等方式维系。“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我的学生在实验室工作,并有不同实验室的工作经验,以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互相合作。这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失去这些。由于疫情带来的限制,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做出妥协,希望能尽快度过这一阶段。”费林加如此表示。
即便不是同处一个实验室工作,世界顶尖科学家来到中国,带来的助益也不少。金敏认为,线下的现场交流,对中国的科学家、高校科技工作者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不管你是否听得懂他们的专业领域,总能在现场近距离聆听,探求他们的研究方法。这确实能满足我们的一部分好奇心。”金敏说,“另一方面,也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这么多诺奖获得者,特别是理工农医类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中国人这么少?我觉得,这当然不是人种的问题。譬如当年作为美籍华人拿到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等人,就证明了这一点。还有日本人能拿到这么多诺贝尔物理学、医学奖,都证明了这一点。”
在金敏看来,目前总体上说,中国的科学研究在原创性上,与先进国家仍有一定差距。而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能让我们认识到差距的存在。与此同时,目前的中国科研领域,也有较为强的地方。“说得通俗点,也可以称为‘跟风’能力强。就是当顶尖科学家有了新的发明或者发现,我们能较快地证明。”缺乏原创性的突破,除了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使然以外,金敏认为,更与中国总的教育格局有关。他认为,中国的教育格局该更宽广一些。“不浮躁,有更多务实的交流,而不是互相吹捧,这样,我们的科研才会有更多后劲。”金敏说,“我觉得,顶尖科学家论坛是可以让我们点燃更多科研热情的地方。同时,我们也该有自信。譬如屠呦呦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就是一个标杆,说明未来我们大有希望。”
科学论坛亦是人文互鉴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是科学界的一番盛事,是科学界的学术交流,然而,换一个角度看,这样的论坛,亦是一种人文互鉴。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巴里·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2018年首次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时候,他的助手董佳就披露了这位2016年起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的科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董佳说:“和巴里交谈,总能感受到不竭的灵气,虽然他思维发散性很强,一般人很难跟上他的思路,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他的这一特点。他对中国文化也很喜爱,有段时间每天都读《道德经》,从中体悟与化学相通的哲理。”
费林加以“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的身份受聘华东理工大学之后,又于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与华理的另一名中科院院士田禾共同领衔组建的“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旨在打造精准化学与分子工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高地。除此之外,他还广泛参与中国大众科创活动,多次与中国各地的青年教师、大学生、高中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科学人生。2018年,费林加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带给中国、带给上海的人文精神正在发酵。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自然》评选的2019年度全球十大优秀科学论文中,两篇中国论文入选,均出自上海。目前,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gdp比重达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3.5件。
科学无国界,科学论坛亦是一种人文互鉴——科学家们的共同目标,在于科学能够为人类带来福祉。正如延续前两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而在云上延续的莫比乌斯论坛所期望的,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以科学的理性预见可期的未来。在新冠肺炎成为全球大流行的当下,这种秉承科学价值观的研讨,弥足珍贵。(主笔 姜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