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脑力大魔王? 当心变成一块硬盘-z6尊龙旗舰厅
阅读提示: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成功,在神经学里取决于人们对一项任务的专注能力。而毅力,取决于人脑边缘系统的活跃性。”看起来,都和智商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中文里有更直接的警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记者|阙 政
探索ai的无限能力与探索人类自己的脑力极限,这几乎是同时在进行的。
一目十行,七步成诗,过目不忘,倒背如流,博闻强记,神机妙算,战必胜攻必取,纵横捭阖通天彻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鹅毛扇一摆已知天下三分……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俗话,告诉我们什么?没错,脑力过人的大魔王,千百年前就有:简文帝、曹植、苻融、王充、韩信、张良、诸葛亮,还有谜一样的鬼谷子……
做“大魔王”也要从扎马步开始
形而下的大脑,无非像一块3磅重的老豆腐,密布着凹凸不平的褶皱。每个活着的人都有大脑,组成部分也大致相同:两个半球,皮质,髓质,基底核,神经元,但仍然没有两颗大脑,是完全相同的。
简单粗暴地说,脑力程度,或说一个人的聪明与否,主要是由大脑表面3-4毫米的皮层决定的。爱因斯坦的前额叶皮质很大,脑组织很多,所以他很聪明。但聪明到底意味着何种能力呢?
最根本的影响,当数记忆能力。英国皇家科学院从1825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一个科普性质的“圣诞讲座”,2011年的主题是“认识大脑”。讲座中,科学家分析了“读心术”的由来——实际上,婴儿还未出生时,已经开始吸收各方面的信息,存储在大脑里,逐渐学习各种别人的思维模式,最终形成自己的“社会脑”。也就是说,从前所经历过的一切,都会影响我们以后的决策。也正因为这样,记忆,才是许多大脑反应最根本的基础。
从古到今,史料在记载高智商大魔王的时候,通常都伴随着对他们非凡记忆力的叹为观止。比如能够背诵儒家十三经的清代大学者顾炎武;比如北宋记忆力惊人的王安石,随便从书架上取一本积灰的书就能背诵;又比如唐朝学士常敬忠,一份生疏冷僻的“蛮人万言书”,读7遍就能背得一字不差。
而到了眼下,集齐了全中国脑力大魔王的综艺节目《最强大脑》,看似炫酷的各种挑战项目背后,大部分时候拼的还是——记忆力。
就拿第三季最为轰动的几个项目来说——“光点美人”:韩国女子舞团6名成员同时演绎5段舞蹈,近千个动作,用动作捕捉技术同步采集,形成30段动态光点影像,打乱之后让挑战者找出对应的正确成员;“雪花之谜”:现场观察50台电视机的雪花点,随机挑选三台雪花电视机,回答相对应的位置;“一叶一菩提”:从666片叶脉中找出之前观察过的3片树叶所对应的叶脉……看似观察力超人,其实拼的主要是快速记忆能力。
再看看《最强大脑》开播三年来造就的“战神”们——“魔方狂人”贾立平、“闪电速配王”王峰、“雷达少年”倪梓强、“人眼扫描仪”黄金东、“指纹神探”吴天胜、“二进制神童”李云龙、“数独女孩”孙彻然……观察、联想、计算、都离不开记忆。
实际上,《最强大脑》就是综艺界的“世界记忆力锦标赛”——这个由“世界记忆之父”托尼·博赞创办于1991年的世界最高级别记忆力赛事,每年都会颁出“世界记忆大师”荣誉称号得主。而当它被现代化的视听媒介手段二度包装之后,就变成了可看度颇高的热门综艺节目。与此同时,《最强大脑》的参赛选手,也大多来自中国民间的“世界记忆大师”得主,像贾立平、王峰、杨冠新这样的选手,早在参加《最强大脑》之前,已经获得过“大师”称号。有“记忆神童”之称的倪梓强,更是小小年纪就连续5年参加了世界记忆力锦标赛。
所以,从没有接受过专业记忆力培训的普通观众角度来看,综艺节目里的各种挑战超乎想象。而曾经获得过8次世界记忆力锦标赛冠军(也是首届冠军)的“记忆大师”多米尼克·奥布莱恩则会告诉你,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的。他首创了一套“多氏联想记忆法”,能将所有没有规律的数字、人名编辑成一套故事系统,从而实现迅速记忆。有一次,他被要求快速记住50个学生的名字和生日,于是他“把现场当作一个高尔夫球场,而每个人都是球场上的一个球洞”。“练习记忆力,你需要的是想象力和归纳能力。”多米尼克说。
所谓“最强大脑”,背后都有不断练习强化的记忆力作为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参赛选手换了一种比赛规则时,仍然能够轻松挑战。因为从“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的范畴来看,记忆力的竞技可以分为十个品类——快速扑克、马拉松扑克、快速数字、马拉松数字、二进制数字、抽象图形、人名图像、随机单词、听记数字、虚拟历史事件。每一种都可以触类旁通,只有记忆力是不变的基础。
无敌是多么寂寞
在所有的“战神”里,鲍橒可能是唯一一个特例:因为挑战盲走“蜂巢迷宫”而震惊众人的他,最终只能退赛——因为找不到对手。除了盲走迷宫,他也是世界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完成围棋盲棋完整比赛的人,被称为“围棋盲棋世界第一人”。虽然盲走棋类运动、盲走迷宫都得靠非凡的记忆力垫底,单单挑战记忆力,鲍橒未必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他还有世所罕见的空间感知能力,两者相加,终于使他变成了“无敌是多么寂寞”的代表。
实际上,今年《最强大脑》进行到第三季之后,已经屡屡爆出“寻找选手困难”的危机。中国的大魔王已经找得差不多了,能参加比赛的都来了,越往后,越难免出现“选手告急”的尴尬。
而“无敌是多么寂寞”,本来也是高智商界的常态。
拿国外的各种高智商俱乐部来说:门槛最低的“国际高智”,iq门槛才124,已经将全球94.4%的人拒之门外。而今动不动就被人拿来标榜自己的“门萨”,iq130而已,也将98%的人排除在外。iq门槛135的“百分之一学社”,顾名思义,就是只有1%的人能加入。
再往上,金字塔越来越尖:iq门槛140的“无限国际协会”,只有0.37%;iq门槛141的“大脑俱乐部”,只有0.3%,每一万个人之中又少了7个;iq门槛150的已经是“宇宙天才协会”,一万人里只有4个;iq门槛160的“4g高智商协会”,十万人里只有3个;iq门槛170的“终极俱乐部”,65万人里只有1个;iq门槛190的“千兆会”,全世界只有6个人……最终,当iq门槛高达200时,就成了每760亿人口里,才有一位可以入围的“圣杯会”——也就是说,这个高智商组织,基本上只有创办者一个人了,怎么会不寂寞呢?
不过,记忆力强,智商高,脑力超拔,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有多少创造力。世界上年纪最小的“门萨”会员艾丽斯·阿莫斯入会时年方3岁,智商已经高达162,比爱因斯坦和霍金还高,但成就显然还未开始。
19世纪末美国还有个名叫威廉·詹姆斯·席德斯的神童,智商据说高达260,1岁半就能阅读《纽约时报》,2岁自学拉丁文,3岁自学中文,4岁可以用希腊文阅读《荷马史诗》、用拉丁文阅读《高卢战争》,6岁自学解剖学,7岁通过哈佛大学医学院入学测试,8岁通过麻省理工入学测试,11岁入学哈佛,精通高等数学和天体运动,也曾被预言会成为该领域的领袖人物,结果却因为个人志不在任何事而一事无成,46岁时死于脑中风。
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成功,在神经学里取决于人们对一项任务的专注能力。而毅力,取决于人脑边缘系统的活跃性。”看起来,都和智商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中文里有更直接的警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极端脑力多悲剧
有时候,超于常人的极端脑力,反而很可能是一种病态的产物。
在《最强大脑》里,因先天性白内障而失明的艾晓娃,只通过物品呼气,就能凭感受反弹回来的气息,正确分辨出眼前看不见的东西是什么。而同样是盲人选手,许禄在“绝对音速”的挑战中,也能仅凭听取30辆同款汽车的鸣笛声,来准确辨识出嘉宾所驾驶车辆的编号和车速。很显然是一种感官因病丧失后,另一种格外发达的“代偿”。
而另一位选手周玮,则被称为“中国雨人”:从小被医院诊断为智力发育低下,却有着惊人的速算天赋,和电影《雨人》里的达斯汀·霍夫曼何其相似。
在影视作品里,可以见到许多呈现出病态的极端脑力——
美剧《记忆神探》的女主角卡莉·威尔斯有过目不忘的超常能力,正是因为患有“超忆症”。随便说一个年份、日期、时间点,她都能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在做什么。在某个案件中,最终的凶手和她一样,是个“超忆症”患者,而行凶的目的,恰恰是超忆症病人因为脑子里无时无刻不被各种信息充塞,不得片刻“放空”,活得像一个快要爆炸的气球一般,只能靠杀人的一瞬间转移注意力。
而在主打脑科学悬疑的《罪案第六感》里,男主角本人就是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脑科学家,经手过各种千奇百怪的病例——
比如“无痛人”,传说中金钟罩铁布衫一样的神功,在神经学里叫作“先天性无痛症”。
又比如感知能力特别强的人,见到别人摔断腿,自己的腿也会感到剧痛,这不是同情心泛滥,而是实实在在的“镜像触觉联觉者”,大脑会不由自主地模拟情感反应。
还有一种人,因为脊髓损伤导致全身瘫痪,完全失语,却可以唱歌,其实是患了“布罗卡氏失语症”。
曾经,我国的《后汉书·应奉传》里曾记载过应奉这个人的过目不忘:他去拜访彭城长官袁贺,袁贺不在家,应奉正要转身回去,袁贺家的车匠突然推开大门,从门缝露出半张面孔看了应奉一眼。过了二十年后,有一天应奉出门,在路上偶遇车匠,居然立刻认出他来。而在美剧里,我们却看到了这种超强脑力的反例:“面容失认症”,患者其他一切记忆良好,只是脸盲,即使对方是他相处多年的妻子。
为什么美剧里的用语那么专业?因为《罪案第六感》的幕后顾问正是美国著名的神经系统科学家大卫·伊葛门(dr david eagleman)。大卫在贝勒医学院取得神经学博士学位后,主持着一间神经科学实验室,主攻时间知觉、共同感觉和神经科学对法律体系的影响。本科主修英美文学的他还曾出版过多部畅销小说,比如被翻译成20多国文字的《死后的40种生活》。
当然,在科幻片里,我们还能看到更多夸张的超级脑力。比如《超体》里的斯嘉丽·约翰逊、《超验骇客》里的约翰尼·德普,最终都化为一块永不逝去的硬盘,千秋万代存活于世。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亚里士多德说:没有一个天才不是带有几分疯癫。
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约翰·纳什,早早发明了博弈论,却在事业爱情双丰收时显露出了精神失常的症状——赤脚到处乱走,一身婴儿打扮出现在新年晚会,声称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正在与他沟通……200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美丽心灵》就是根据他的经历改编。他的妻子不离不弃,经过30度年悉心照料终于使他恢复了神智。可惜这个故事有一个电影预料不到的伤感结局:2015年5月纳什夫妇在80多岁高龄时遭遇车祸双双去世。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为什么天才多疯癫?现代医学尚未给出定论。但许多研究表明,天才与精神分裂的关联性,大多是由一个特定基因“darpp-32”所引起——该基因会加强大脑皮质的信息处理,从而提升大脑思考的能力。人类中有四分之三的人会遗传到darpp-32基因的其中一个版本。
而英国心理学家菲利克斯·波斯特博士,在用现代精神病理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近代300位著名人物后也发现,在政治家中约有17%的人,有明显精神病特征:希特勒、林肯、拿破仑;科学家中有18%:高尔登、门德尔、安培、哥白尼、法拉第;思想家中有26%:罗素、卢梭、叔本华;作曲家中有31%:瓦格纳、普契尼、舒曼;而画家和小说家更高达37%和46%,比如梵高、毕加索、福克纳、普鲁斯特、劳伦斯、莱蒙托夫……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系教授杰米森,在自己年轻时就被诊断有躁郁症,从此致力于躁郁症的研究。通过对一群瑞典16岁男孩的研究,她得出结论:“智商高的16岁男孩罹患躁郁症的几率是一般人的4倍。”许多研究同样证实:躁郁症、精神分裂症,与高创造力、高智商,有明显的关联性。现实生活中,也有身患精神分裂,分裂出十几种人格,而每种人格都独具天赋才能的例子。
民间有种说法:左撇子更聪明。但牛津大学的研究也表明,左撇子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人体中的一种基因似乎能够增加左撇子的可能性,但同时也会增加大脑发生紊乱的危险。
正如大卫·伊葛门博士借美剧所言的:“每次睁开眼睛,光照进视网膜,那些叫作光感受器的神经细胞,就会将光线的信息传送到我们的大脑,让我们看见事物。虽然视网膜上有一小片区域是没有光感受器的‘盲点’,但我们从来不会注意到黑色区域,因为大脑非常擅长猜测那里有什么……我们看到的一部分世界,是脑补的。”
你以为见到好吃的会流口水?见到脏东西会恶心反胃?其实你即使见到“香煎蛋皮卷糯米配春笋腊肉丁”这么几个字都会流口水;被人欺骗的时候也会产生恶心反胃的生理反应——为什么?因为文字也会刺激大脑的味觉中心,而不信任的念头同样需要经过大脑“扣带皮层和前脑岛”的处理,这正是大脑平时用来分析内脏感觉的地方。
更神奇的是,当我们做梦或产生幻觉时,脑中所产生的神经脉冲,和亲身经历这些场景时是毫无区别的。所以我们究竟是真的在体验万事万物,还是看不见的神经反应在逼迫我这么做?“每个人都以为我们是自己小宇宙的中心。但是意识,却像是遥远银河的星球一样不受控制。”
※z6尊龙旗舰厅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