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中国给世界的机遇-z6尊龙旗舰厅
阅读提示:中欧关系正在以其稳定性,应对着世界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惠及区域内国家甚至是惠及世界的宏大规划,也是目前挽救世界经济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可行的计划,正日益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加入。
撰稿|韩洁颖
5月31日至6月2日,李克强总理开启了自己的“欧洲时间”,正式访问德国并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赴布鲁塞尔举行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对比利时进行正式访问。
今年的中欧领导人会晤比往年要提前了一些,恰逢几天前刚刚“不欢而散”的g7峰会,美欧盟友之间日益凸显的分歧,给欧盟上空笼罩了一层阴影。以至于连一向温和谨慎的默克尔总理也公开表态“欧盟只能靠自己”,其余欧洲国家更是随处蔓延着悲观情绪,甚至在此次李克强总理出席的中欧工商峰会上,一向幽默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竟以一句悲观的判断作为致辞的结语,“当今的世界正充满不确定性!”
好在接下来克强总理的积极回应,不仅赢得了工商峰会全场的热烈掌声,也给欧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在随后的开场白中,总理说:“我们现在是在布鲁塞尔这个欧洲的‘十字路口’开会,容克主席刚才在演讲中最后一句话提到,世界正充满着不确定性。我回应这句话,中欧关系正在以其稳定性,应对着世界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
“中欧时代”的到来
据统计,这是李克强上任以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第9次正式会面,也是他4年内与欧盟领导人的第5次正式会晤,与比利时领导人的第4次会面。德国总理默克尔上任后也曾9次访问中国,赠鲁班锁、逛超市、游校园,两位总理的“老友情”经常被媒体捕捉。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比利时首相米歇尔去年也先后来华出席活动或访问。
中欧领导人如此频繁聚首,不只谈公事,还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此次“旋风式”访欧也是总理与这些欧洲老朋友们的一次再聚首。此外,中欧之间一系列高层会晤机制和多边会议也保证了领导人之间的常来常往。例如,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中德总理年度会晤、欧亚首脑会议等。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认为,定期会晤机制是中欧交往的特点之一,反映出双方对发展双边和多边关系的重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也表示,中国对欧政策具有连贯性和稳定性。无论欧洲和世界局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奉行积极的对欧政策,保持双方合作的信心。
当然,共叙老友情只是其次,总理的欧洲行更重要的还是谈合作、做生意。自1975年5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关系以来,42年来经贸合作一直是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压舱石”。如今,欧盟已经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16年,中国更是首次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不出所料,此次总理访欧依旧大单不断、硕果累累:在德国,中德在经贸、新能源汽车、三方合作、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签署了十余项双边合作文件;在比利时,他们签署了基础设施、工业、质检、电信、物流、港口等领域多份双边合作文件。在欧洲理事会总部,克强总理还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一道,共同见证投资、知识产权、海关、科技合作等领域10余项合作文件的签署。与此同时,作为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引擎,创新合作也是总理此访的一大亮点,始终不忘为“中国制造”站台:在柏林,他呼吁德方为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大飞机c919取得欧盟适航认证提供支持;在布鲁塞尔,克强总理还与米歇尔共同参观了吉利沃尔沃汽车创新成果展,饶有兴趣地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介绍。
“毫不夸张,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是最富有成果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如是说。这次和先前签订的合作大单都是最直观的体现,同时也是总理此行推进务实合作的精髓所在。不限于此,此次总理访欧发生在美欧北约峰会、七国集团峰会上围绕贸易、气候变化等问题龃龉不断,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大环境下,“从多极化到全球化,从全球治理到多边主义,中欧关系也有了新的共同使命,中欧全球层面共同价值观在增加”。这体现在,无论是在全球化、自由贸易还是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双方都发出了共同的声音,向世界传递出了“正能量”。克强总理也表示,中欧双方在多领域有重要共识,都主张要继续推进全球化向着包容普惠公正方向发展,主张维护自由贸易,遵循国际规则。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中欧在增进合作、实现共赢的同时,更要承担起世界责任。
当然,双方合作向纵深发展也并不能完全消除彼此存在已久的分歧和摩擦。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在刚刚结束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上,欧盟仍不准备承认中国的市场地位,峰会联合公报和关于气候变化的共同声明因此难产。“欧盟作为世贸组织成员,逃避履行国际义务,实际上是保护主义的表现。这与欧盟一贯倡导的自由贸易理念是完全背离的。”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批评道。
好在,绝大部分分析者并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有分析指出,欧盟是一个复杂的机制体系,此举并不意味着中欧关系受影响,或李总理此行不成功。中欧在气候变化的合作是大势所趋,中欧在为电动汽车制定新标准,引领国际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等方面,都可以展开很多合作。中欧关系中合作与竞争并存,但合作共赢始终是主流,欧盟应摒弃保护主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与中方一道推进自贸一体化进程。
双赢的智慧
5月11日,中美两国同时宣布,美中全面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百日行动计划”达成10项早期收获。作为4月习特会”上达成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此计划旨在解决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为此,双方开启了友好磋商机制,计划缩小贸易差额,既让市场看到中美解决贸易逆差的决心,也为未来中美经贸关系指明了方向。
从公布的结果来看,这10项成果注重平衡,有利于美中双方,其中6项成果基本服务于美方,包括对中国出口牛肉、生物科技产品和液化天然气,以及中国开放电子支付、信用评级和债券承销的市场准入;4项服务于中国的成果包括:熟制禽肉出口、延长给予上海清算所无行动豁免期限、一致的银行监管标准,以及美国官员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这个被称为“十个贸易大礼包”的清单中,位居首位的就是中国将尽快允许进口美国牛肉,“最迟不晚于今年7月16日”。
虽然这个消息在国内没有引发太多争论,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引发了轰动。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记者会及媒体上甚至用“几乎是希腊神祗赫拉克勒斯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美中贸易关系史上前所完成的都要多”这样的表述来介绍这十项共识。推特爱好者特朗普也禁不住为此事发文,称“中国允许进口美国牛肉才是真正的新闻!”
目前中国是全球牛肉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也是全球第二大牛肉进口国。数据显示,去年牛肉进口量达到82.5万吨,金额约26亿美元。而2003年,即中国之前向美国牛肉开放的最后一年,全年牛肉进口量仅为1500万美元。如此爆发式增长,自然让美国牛肉对即将重启的中国牛肉市场充满了愿景。中国恢复美国牛肉进口的同时,美国允许中国熟制禽肉销往美国,其也是中国的优质食品。美方估算,中美对等开放畜食产品市场后,可共同打造出年交易额25亿美元的消费市场。
除此之外,在金融服务方面,中国将允许美国本土的电子支付服务供应商开始在中国的执照申请程序。同时在华外资企业也将能够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在天然气领域,中国将针对包括长期合同在内的所有类型天然气进口合同进行谈判。在此前,中国从未就承销美国天然气签署过长期协议等。
有学者指出,不论10项早期收获最终是服务于美国商业还是中国商业,其无形的政治意义已远远大于可能获得的有形成果。中美贸易去年3470亿美元的中方顺差,这一数字当然会让精明的特朗普感到不悦。尽管中方在新近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经济的研究报告》中澄清,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数字被夸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复杂,包括统计差异、转口贸易、再出口等“口径”的误差。但必须承认,其中一方过大的逆差的确对双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对双方平等贸易合作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百日计划”的制定,实际上是为中美解决贸易逆差提供了一个沟通协商、对话交流的平台,大大降低了双方短期内的“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其次,表明了双方共同解决长期贸易逆差的信心。“向世界展示两国正将其棘手的商业关系锚定在符合双方利益的务实、逐项逐步、解决问题的法治基础上,而非关于汇率操纵、贸易赤字和就业流失的缺乏逻辑基础的粗暴攻击和贸易战威胁上。这将不仅成为未来全面经济对话和管理其他贸易和投资议题的基本方法,也将成为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稳定器”。
但长远看来,中美贸易的分歧仍将持续较长时间。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王孜弘指出,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性不是一天形成的,这也与全球经济分工密切相关,并非“百日计划”短时间内可以改变。
《关于中美经贸经济的研究报告》在梳理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全貌后,对未来几年中美深度合作的前景表示了乐观。其用数据和例证说明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开展经贸合作既是双方优势互补的自然结果,也是国际产业分工、全球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
从美国孤立到中国机遇
在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下,特朗普总是不断在制造国际话题。不论是先前不欢而散的北约峰会还是硝烟还未散去的七国(g7)峰会,特朗普总统“美国优先”的立场和做法将盟友、邻居等得罪个遍。
6月1日,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退出关于气候问题的《巴黎协定》。他的这一决定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前不久在参加g7峰会时他就宣布了将要就《巴黎协定》的问题做出一个正式的决定——是否退出《巴黎协定》。只是,不管群众心理建设成果如何,当特朗普当着全世界让猜想变成现实时,大家还是受到了震动,毕竟还有什么能比世界第一大国缺席全球环境治理问题更震撼呢?这一决定也使美国加入叙利亚和尼加拉瓜,成功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三个未参与巴黎气候协议的国家。
路透社认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可能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因为《巴黎协定》严重依赖于那些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做出的承诺,以减少那些造成海平面上升、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气体的排放。美国现在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占比在15%以上,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根据该协议,至2025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将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26%-28%。
但特朗普表示,《巴黎协定》让美国处于不利位置,而让其他国家受益,美国将重新开启谈判,寻求达成一份对美国公平的协议。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上台不到半年,所推各种政策无不显示其希望通过改变一些既定的国际经贸和全球治理规则,兑现其竞选时高呼的“美国利益最大化”承诺,甚至对欧洲盟友的批评和警告也不以为意。德国媒体称,华盛顿新的外交政策正在颠覆二战之后西方以价值观为导向建立起来的外交体系,不仅让自身的盟友难以捉摸,其朝令夕改的特点更给其他国家“不可靠”以及“目光短浅”的印象。“过去几天来,他在与欧盟领导人会晤、出席北约和七国集团峰会时再次表明,美国不再是可靠的伙伴:不管是气候、国际贸易还是共同安全——这位美国总统及其手下官员都没留下什么悬念:他们并不把全球合作放在眼里”,他所推行的这些新政让国家在众叛亲离的路上越走越远。
有专家指出,这一系列新政策背后,特朗普主张的“美国优先”显然是其行动的出发点,其理由在于,美国以往参加或者发起的这些协定,没一个让美国最终受益,反而深深影响了美国的利益。 正如气候治理而言,华盛顿的做法不仅没有承担起一个传统超级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反而以“受害者”身份反咬一口,公然违背诺言的同时想要争取更多的好处。“不夸张地说,在全球减排形势极度严峻的情况下,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放弃履行17.89%的减排责任,减少在此工程中的出资,这将使美国沦为最大的‘不负责任’国家。至于美国一直以来标榜的道义旗手形象,就别逗了。”有媒体这样调侃道,这种将现实功利主义最大化的做法最终是否能带来“美国优先”的预期效果,似乎是特朗普做决定时没有考虑的问题。
对于其他国家,特别对于像中国第二大世界经济体来说,特朗普的确是一个更新的一种挑战和压力,但也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逆全球化思潮威胁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的情况下,国际社会还在苦苦探索合作共赢的新途径。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不圈定范围,也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开放,这一惠及区域内国家甚至是惠及世界的宏大规划,也是目前挽救世界经济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可行的计划,正日益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加入。规划的成功推进,不但会改变贸易规则,还将改变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这必是一个需要我们好好把握的战略机遇期。
※z6尊龙旗舰厅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