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地位来自何方?-z6尊龙旗舰厅
阅读提示:“身处上海的上音,深受这座城市文化和精神的滋养,与这座城市一样,是一所国际化程度高、开放且包容的音乐院校。”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瑞自豪地表示,在全国音乐院校还保持传统发展模式的情况下,上音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先行完成了学科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如今,又形成和凝练了新时期“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大学精神。
记者|应 琛
在上海汾阳路,古老、优雅的上海音乐学院里琴声与歌声交织,与风中摇曳的梧桐相得益彰,老建筑与黄色的梧桐叶映衬在蓝天中,无边秋色与暖暖的阳光令人流连忘返。
从1927年到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以下简称“上音”)始终处在中国音乐教育的龙头地位。随着学院的快速发展,音乐专业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上音不仅创办了新的音乐专业,持续深入对音乐专业的科学研究,还衍生了与音乐相关的产业。
目前,上音拥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4个系(部)、7个专业、20多个专业方向,还有全国最早建立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教学和科研体系。
2017年9月,上音被列为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不断改革与创新的教学模式下,今天的上音有着十分鲜明的教学体制和教学风格。
时逢90周年校庆之际,上音这所中国最早的高等专业音乐学府,秉承“和毅庄诚”的校训精神,以“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浪潮中,上音的未来会更精彩。
骨子里的创新基因
上音始称“国立音乐院”,创建于1927年11月27日,首任院长蔡元培,另一位创办人为著名作曲家萧友梅。作为中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学府,上音创立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体制与办学模式,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音作为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当初创办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先进并具有前瞻性的。”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瑞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建院伊始,学院便在致力于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同时,将培养学生高尚之精神、健全之人格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
1928年11月,《国立音乐院一览》开宗明义地对学院的办学宗旨做了阐述:“本院为国立音乐教育机关,目的在养成音乐专门人才,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
“这段话言简意赅,但却信息丰富。它既明确了学校的定位,主要是培养音乐专门人才,又讲述了办学策略,在引入西方音乐知识体系,以及引入西方现代音乐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同时,又要独立发展和整理中国的音乐文化。”王瑞告诉记者,国立音乐院创办之前,中国民间音乐和传统艺术大都缺乏系统性的挖掘整理,以原生态的方式在发展,当国立音乐院专业的办学体制建立以后,国乐得以学科化、学术化、专业化的建设和发展,这对于推动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艺术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二者趋于大同。而最后一句则体现了创办者的家国情怀和社会理想,学生经过学院的培养,拥有健全精神和优美人格。”
1936年8月,“和毅庄诚”校训的正式颁布,对学院的大学文化、办学目标、为学为人和价值取向进行了高度凝练,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引导和行为准则。
“这么多年来,一批又一批音乐专业人才在这里成长,上音为全国培养了众多优秀的音乐家和专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王瑞表示,建国后,上音保持高质量的教学的同时,办学规模仍旧很小,就算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上音仍继续坚持精品教育战略,走内涵发展道路,“我们不走体量的扩张,规模的扩大。发展至今90年,上音的很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都是引领时代之先。”例如,早在1956年,上音便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民族音乐系,并形成了立体多维的学科架构,具有鲜明的学科属性,最初有三个方向:民族音乐理论、民族乐队指导、民族器乐演奏。
“后来又加入了戏曲音乐、民族声乐表演、民族音乐作曲等方向。”王瑞表示,这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实现了学科体系构建,不同的学科方向之间互为支撑,协同发展。
事实上,上音能始终处在中国音乐教育的引领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她在全国最早成立、历史最悠久,还因为她为国内其他音乐学院输送了大量的学科领军人物、课程教材和教学经验。
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属性以及审美价值判断过程中的主观性特点,加之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种类与风格流派繁多、审美判断多元、学生个体差异大等客观原因,此前,在我国专业音乐教育领域尚未建立规范、统一的本科课程标准,科学、系统的本科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这是长期以来困扰和制约高等专业音乐教育进一步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为了构建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与艺术教育规律以及专业音乐教学特点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艺术审美标准与艺术质量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上音在全国首次研制完成了“专业音乐教育本科课程标准”,将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教育理念以及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和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思想融为一体。
王瑞指出,“课程标准”的研制,是上音“本科教学评估”之后,落实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举措,突出了专业音乐教育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等专业教学特点,充分彰显上海音乐学院“重视基础,严格教学,精于实践”的办学传统以及教学管理的内涵与水平,对于提高专业音乐本科教学工作质量,推进新时期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标准研制工作受到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和积极评价,引起国内各兄弟院校的普遍关注,认为上音的“专业音乐教育本科课程标准”为推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积极的示范效应,是新的历史时期上海音乐学院对于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所作出的又一贡献。
“身处上海的上音,深受这座城市文化和精神的滋养,与这座城市一样,是一所国际化程度高、开放且包容的音乐院校。”王瑞自豪地表示,在全国音乐院校还保持传统发展模式的情况下,上音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先行完成了学科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为“整理国乐,培养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推进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进步,学院在保持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世界一流的同时,适应社会文化发展对各类音乐人才的需求,解放思想、创新实践,还相继开拓了音乐科技与艺术、艺术管理、音乐戏剧、现代器乐与打击乐、数字媒体艺术等新兴复合型专业,成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领域学科专业设置最完整、与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前沿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最密切的高等音乐学府,形成和凝练了新时期上海音乐学院“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大学精神。
原创带动学科发展
2011年,上音抓住国务院学位办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的机遇,成功申报了“音乐舞蹈学”“艺术学理论”和“戏剧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点的博士(硕士)授予权,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专业音乐学院。
王瑞表示,在三个一级学科齐全的情况下,上音确定了以“音乐与舞蹈学”形成对其他两个一级学科的辐射带动,形成了三个一级学科互为补益、协同联动的现代学科格局。
到了2015年,学校整体被纳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后,根据新形势下的学科建设要求,又锐意创新、大胆改革,实施了新型学科专业(课程)团队建设。
王瑞介绍道,新型学科专业团队建设打破了原来以系部为单位的学科建设机制,以学科专业及核心课程为整体,建立若干新型高水平学科专业团队、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及跨学科学术实体,实行目标管理和首席教授负责制,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科建设、经费资源投入、师资人才建设和课程教学四个方面的机制创新。
2016年的首批32个学科专业(课程)团队建设(音乐与舞蹈学27个、艺术学理论4个、戏剧与影视学1个),投入建设经费3000多万元。在原有14个学科系部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学科专业团队。通过两年多的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音乐大师来到上音系统授课或者举办大师班、音乐会,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化课程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产生了一批特色学科项目与成果。
在王瑞看来,以“高峰高原学科”所建设的各个团队为平台,引入高层次国际化师资,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使学科建设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艺术实践与社会服务等形成了立体化、多元化态势。
对于传统强势学科“音乐与舞蹈学”的发展,上音确定以创作为引领,形成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科技“四轮驱动”。在新型学科专业团队中,直接与音乐创作及中国原创音乐作品研究、推广的学科团队数量占21.8%。通过原创作品及演出极大地促进了表演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课程建设、丰富了具有上音知识产权的表演专业原创教材(曲目)体系。而音乐创作的水平也带动起音乐表演、理论研究、课程教学等其他方面发展。
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学校开始进入真正打造原创音乐作品的新时代和新阶段。这些上音打造的原创作品,以源源不断的文化生产力推动学科建设。
例如,原创音乐剧《海上音》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评价。剧中所有角色均由音乐戏剧系在校学生担当,全系超过30%的学生参与剧目演出,另有13名乐队成员来自管弦系和现代打击乐系。作为学院高峰高原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音乐戏剧系主任赵光坦言:“音乐戏剧系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出原创作品,出原创作品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人才。”
的确,培养优秀人才是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出人才给予原创作品持久不竭的生命力,也成为推进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
上海音乐学院院办副主任、学科办副主任汤隽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坚持精品战略,培养一流人才”是上音长期坚持的办学思想。回顾近五年工作,上音始终以立德树人为首要宗旨,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研究生教育等人才建设,积累办学成果,培养德艺双馨的卓越艺术人才。
同时,上音也在探索更广泛专业的模式,国内第一个民族乐队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成立,将统合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专业职业教育,全面整合学科的系统性和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对民族音乐学科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
全方位的人才激励计划,是形成学院整体合力和竞争力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上音,2015年推出了重点扶持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音才辈出”计划;在41-55周岁副高级以上教师中,则力推有所建树、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的“双馨双成”计划。截至目前,两项计划累计已投入近500万元。实施两年来,共计61项“音才辈出”计划、30项“双馨双成”计划获批,成效初步显现,激发青年教师的创造活力,并为打造学科领军人才后备队伍奠定基础。
而“音才助飞计划”是上音对学子的一份“天使投资”,也是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突破性项目,2016年第一批申报共计113人申请,50个项目获批;2017年的150项申请中,获批60项。
据悉,获批项目大部分都获得可喜的成绩。海外游学类别中,音乐剧系胡超政、周惠怡在美国音乐剧比赛中获奖,附中钢琴专业范曾玥获美国第五届洛杉矶国际钢琴比赛冠军,多名学生入选日内瓦、图卢兹声乐比赛等国际重大赛事;艺术实践类别中,由学生自排自演的歌剧《爱之甘醇》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创作类别中,《对话3.0》获上海市教委汇创青春比赛音乐类一等奖,音乐剧学生原创的音乐剧《生生》在上音首演获得成功,由作曲系学生组成的青年作曲家艺创平台原创音乐会也在北楼报告厅成功举办;科研类别中,音乐学系本科生郭茹心获第六届中国音乐评论奖二等奖,博士生姜小露获第七届“人音社”杯音乐书评奖博士生组一等奖,朱腾骄获二等奖,硕士生胡衡鸾获硕士生组二等奖。
上音,未来更精彩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音乐界要培养一名指挥,可能比建一支乐团更难。普通人或许想不到,国内指挥教学的传统模式是靠两台钢琴来模拟整支乐团,因为没有乐队可供学生指挥。
但在两年前,上海音乐厅却上演了一场“未来指挥家五周年精选”专场音乐会,8名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大学生轮番走上台,执棒指挥70人左右的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这样的培养模式,国内独有、世界少见。
从芬兰第二国歌《芬兰颂》,到贝多芬《第六交响曲》,再到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陶乐的独奏华章,指挥系学子面对名曲名家,毫不怯场,一气呵成。
这已不是他们首次登台。参演学生均优中选优,获选比例是8比1。“好苗子”不放过任何一次演出机会,就拿当时还在读研三的学生薛源来说,几年前,他就实现了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的首次合作。尽管“第一次上台紧张到腿抖”,薛源在之后的第二届国际中乐指挥大赛中斩获金奖,以及最受乐团喜爱奖。而那时要去维也纳继续深造的他,比起其他申请者,他给对方的入学材料是指挥真实音乐会的影音碟片。
但在过去,全国各地音乐院校指挥专业的教学培养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一名老师手把手地教,另两名老师各弹一部钢琴,以“双钢琴”模拟乐团不同音区。“想象一下,这里是圆号,那里是长笛……”指挥教师就这样引导学生想象面对整个交响乐团。可说到底,他们眼前的还是钢琴,有点纸上谈兵。
一个指挥不仅需要了解所有乐器,还需要有领导气质与掌控能力。尽管这种“3对1”已堪称精品教育,但指挥系学生还是难以获得指挥实践机会。为了让每年18名左右的指挥系学生尽早“有仗可打”,学校不惜代价邀请各种乐团、租用场所,搭起“指挥实习”舞台,并得到上海文教结合工程资助。记者了解到,上音以这种方式举办了30多场未来指挥家系列音乐会,合作乐团包括上海、浙江、青岛、重庆交响乐团以及上海歌剧院合唱团等。差不多每学期一场,每年公演两场。
此外,记者从上海音乐学院获悉,作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音将在90周年校庆之际,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破瓶颈,探索设立表演专业博士学位点(钢琴演奏、民族器乐表演、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等方向),并于2018年率先在弦乐(小提琴)表演艺术研究和声乐(美声)表演艺术研究两个方向进行招生。
同时,学校已与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表演大学(hfmt)达成协议,将联合培养高级演奏家,并颁发质量标准与hfmt现有标准完全一致的证书,相当于行业内的博士学位。
上音研究生部主任张巍表示,高级演奏家文凭,能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将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相结合,也更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
今年9月,在教育部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上音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音乐与舞蹈学”名列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副院长王瑞说,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是上音继续推进学科建设的新起点。上音将继续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通过重点项目和重大学科建设举措,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形成新的学科制高点,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按照规划,到2020年,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音乐与舞蹈学”综合实力达到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目标。到2027年,上海音乐学院建校100周年时,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与综合实力位列世界前列。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世界顶尖音乐大学。
※z6尊龙旗舰厅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