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z6尊龙旗舰厅 封面 > 正文

葛均波: 患者利益是医生的最大追求-z6尊龙旗舰厅

日期:2018-11-2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葛均波坚持“技术引领、创新突破”的学科发展理念,实现了多项业界“首次”。

撰稿|钟萱


  葛均波被国际医学界誉为最有影响力的心脏病研究专家之一,创造了冠心病治疗的多项“第一”,多年来他已成功抢救了超过3100余例重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率达96%以上。他常说,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


为患者不断创新


  1990年,葛均波前往德国美因兹大学进修冠心病的介入诊断治疗。在留学期间,他苦练介入治疗手术基本功,发现了心肌桥特异的“半月现象”“指尖现象”,被国际医学界称为“葛氏现象”;他同时还发现了心肌桥的药物治疗方法,这些成果被编入国际经典心血管病教科书。他也因此被聘为德国essen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199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举家归国。

  面对我国庞大的心血管疾病群体,如何让他们获得及时、快速又科学的救治?这是葛均波回国后一直思考的问题。葛均波把自己在国外的治疗经验积极应用到国内的临床实践中。他认为,及时快速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的最有效方法。为了缩短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时间,根据他的倡议,中山医院率先建立了华东地区首个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抢救的“绿色通道”,使心肌梗死病人能在抵达医院后90分钟内得到有效治疗。

  “绿色通道”建成之初,他经常会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但无论是凌晨深夜,还是严寒酷暑,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十余年来成功抢救超过3100余例重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率超过96%。他带领的“绿色通道”团队,还相继荣获“上海市文明班组”“上海市工人先锋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葛均波坚持“技术引领、创新突破”的学科发展理念,实现了多项业界“首次”:2005年国际首创“逆向导引钢丝技术及其捕获技术”;2010年成功实施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2012年应用mitraclip完成国内首例经皮二尖瓣成型术;2013年成功实施国内首例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2014年完成国内首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2015年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2018年完成全球首例经心尖中国原创二尖瓣夹合器手术。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被喻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手术成功率70%左右。葛均波于2005年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逆向导引钢丝技术”,并通过美国tct学术会议向全球手术转播演示该技术,这是我国学者在国际最高介入心脏病学会议上的“首秀”,目前该技术已成为cto介入治疗的经典术式;该技术使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此后,他又在2006年和2016年再次代表中国学界在该学术会议上进行手术演示,精湛的技术赢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心血管介入是治疗重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了研发出中国老百姓能够装得起的“又便宜又好”的冠脉支架,葛均波团队放弃所有的休息时间,开始了技术创新。葛均波独辟蹊径,主持研制国际首个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2005年,他研制的可降解涂层的药物洗脱支架上市,终于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支架,上市以来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22%,在全国超过900家医疗机构获得临床应用,平均每年超过10万例冠心病患者获益。

  2013年,葛均波又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完全可降解生物支架。同年9月,他完成了我国首例生物完全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xinsorb”植入术,标志着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

  葛均波开展的支架技术革新及国产化,大大降低了支架价格。由于定价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也使得进口支架纷纷降价,明显降低了医疗成本,每年为患者和国家节省超过数十亿元的医疗费用。


存仁心,行仁术


  常有人问葛均波,为什么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回答是:“‘存仁心,行仁术’是我人生的追求,而患者的利益永远是医生的最大追求。”在中山医院,人们都说心导管室没有下班时间。他介绍:“我们科室常常收治各地慕名前来的危重疑难病人,他们因为病情复杂手术风险大,最后辗转而来。看着病人所受的痛苦和四处求医的艰难,我感到很揪心,心内科不能拒绝任何一个病人。对于每一个手术方案,我都反复推敲,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每当手术成功,患者家属总是热泪盈眶,而我的内心则更加激动。”

  近年来,他推动着我国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快速发展,介入心脏病学成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到2016年,中国有66万例冠心病患者得到冠脉介入治疗,13万例心律失常患者得到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8万例患者得到起搏器介入治疗。

  如今,伴随中国人群疾病谱的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出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葛均波又开始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如何更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让各地的心血管病患者都能够得到规范化的救治?身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他动员全国各地心血管病领域的临床、预防等多方面人士积极行动,收集数据、科学分析,在我国创立了全球首个国家级心血管疾病防控综合指数体系,希望能够为不同地区的心血管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链接:

  葛均波,1962年11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泛血管医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理事会理事,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顾问。长期致力于冠状动脉疾病诊疗策略的优化与技术革新,在血管内超声技术、新型冠脉支架研发、复杂疑难冠脉疾病介入策略、冠脉疾病细胞治疗等领域获得一系列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或sci-e收录论文300余篇,主编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19部。担任《内科学》(第8版)、《实用内科学》(第15版)教材主编,cardiology plus主编、herz副主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10多项奖,被授予“科技精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白求恩奖章”等荣誉称号。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