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不果腹”到“吃出健康”-z6尊龙旗舰厅
“民以食为天”,在上海这么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更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人们乐于接受各种风格的美食——从豪放的东北菜到精致的粤菜,从阳春白雪的西餐到极接地气的火锅,各类餐馆在上海的街头,永远都处在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状态。每当夜色降临,餐馆永远是人声鼎沸,觥筹交错。
再看看大众流行趋势、最敏锐的风向标——朋友圈,美食总是扮演着重头戏,人们不是在享受美食的桌上,就是在制作美食的路上。
从勒紧裤腰带,到凭票购买,从空空的菜篮子,到“天天过年”的百姓饭桌子,从追求精细粮食再到粗细粮搭配重新成为消费时尚,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对吃的追求发生了从量到质的飞跃转变。
四十年的时间,我们从计划用粮到大鱼大肉,最终走上了轻食时代。一方小小餐桌上的“大逆转”,见证了我国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社会不断迈进的时代变迁,也反映了我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吃不着,买啥都凭票
“现在‘90后’、‘00后’估计都不知道粮票是什么了吧?也不会理解,为什么有钱却吃不到饭,还必须要有粮票。”谈起吃的变化,今年65岁的董淑惠一见到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最明显的变化,肯定就是原来吃不着、吃不饱、吃不好;现在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还不敢多吃了。”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道出了饮食方面在改革开放前后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和初期,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说起那段岁月,董淑惠感慨万千。那是一段较长的短缺经济时代,各种物资极度匮乏,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粮油米面、鸡蛋、肉等食品都按人口数量定量供应,凭票证购买,商品由国家统一定价。即便买个豆制品,也要带副食品购买证,划号、剪角才能买到。”董淑惠回忆道,以粮票来说,按照年龄、学龄、工种、居民等来进行分配的,最初给人的感觉就是“变种”人民币,“但在那个时候,即使你有再多的钱,如果没有粮本粮票,你是一粒大米也买不回家。而且由于粮食供应不足,你能买到的大米也是有比例的,粗细搭配。城市居民每户一个购粮本,上面确定人数、购粮时间,每月购粮明细,一本流水账,记录着上月节余和累计节余情况,只能节余,不允许赊账。粮本、粮票就跟命根一样,有了它们就可以到指定的粮店买粮,那时粮店的大米价格是几角,面粉价格是几角,这个价格一成不变地一吃就是二十多年。”
拿董淑惠家来说,全家四口人,除了父母之外,还有她和姐姐,“我们家当时条件还可以,而且饭量都不大,每个月都会有节余。但像我同事家,男人多,饭量大了,每月的定量粮票就常常不够用,所以当时我们单位补贴的粮票,我都送给她了。记得有一阵子,粮店里时不时有山芋供应,一斤粮票可以购买七斤山芋,那对于粮食紧张的家庭就是福音了,代价就是得到信息要赶紧奔赴粮店排队去。”
在董淑惠的印象里,肉类主要以猪肉和鱼肉为主,“牛羊肉根本见不到,鸡鸭一般只出现在逢年过节的餐桌上。”至于蔬菜的话,选择还是挺多的,青菜、萝卜、鸡毛菜都有,“但北方常见的大白菜在上海比较稀少。如果听说第二天菜场有卖的话,凌晨四点多,我妈就会拖着我到菜场门口排队。”
大概从1980年代开始,生活物资渐渐丰富起来了,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是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就自然减少了。这时,家家户户的粮票大多有所盈余,于是,上海市内的苏州河上,近郊农民划来的小船靠岸后,悄悄出现了用农村捎来的“鸡蛋换粮票”的营生,随后又慢慢滋生出粮票换塑料制品、日用品,人们通过这种“易货贸易”的形式,按需互补。
“这种行为在那时是不允许的,但也没人管,我妈也会偷偷用粮票去换鸡蛋。”董淑惠告诉记者。
不过,即便改革开放初期,物资渐渐丰富起来,但全国各地街道上也还经常可以看到排成长队的购物“长蛇阵”。尤其是北方冬天,冬储的白菜、土豆、萝卜仍是百姓餐桌的绝对主角。那时候,冬天储菜往往全家出动,在国营蔬菜店前,早早就排起了披着棉大衣的人群,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搬运白菜的人和三轮车。
当然,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能有点加量。董淑惠说,在上海,加量一般依据家庭人口多少,分成大户(五人以上,含五人)、小户,发给可购数量不等的节日补助鱼票、肉票和补助油票等等。被尊为甲级的牡丹、散发着香气的凤凰牌香烟,还有被列为乙级的大前门香烟,节日期间凭票也都能多供应几盒。
吃得饱,喜欢吃肥肉沾沾荤腥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主要是考虑“吃得饱”。董淑惠拿吃肉举例,以前跟现在完全相反。“现在人不敢吃肥肉,脂肪多怕长胖;那时候偏偏就要肥肉,因为那时候油水少、荤腥少,肥肉吃着才香呢,还能熬油。家里要是有块咸肉,我妈还要藏起来,可以吃好久。”
董淑惠表示,那个年代想吃一顿肉,不像现在这么随意,吃肉被戏称为“打牙祭”,也就是说,牙齿好久未沾油了,“祭”它一下。而那时候,卖肉的也是特别“吃香”,人人都捧着他们,如果跟卖肉的关系好,那去剁肉时还能多得一些肥肉,少得一些骨头。
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市场上的农产品变得丰富了,流通的农贸市场应运而生,为粮食价格经营放开奠定了基础。新政的产生,迅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一下就多起来了,家禽家畜一年比一年丰富,各家各户的菜篮子里一年四季都会装满各种时令的水果蔬菜。
1979年1月,中美正式恢复邦交,首批瓶装可口可乐由香港发到北京,可口可乐这种风靡世界的饮料获准进入消费市场;1980年9月30日,北京出现了第一家个体饭店——悦宾饭店;1984 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店;1993年,粮票作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人的饮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粮食、油盐酱醋糖,各类副食品,猪肉、牛肉、鸡鸭鱼,应有尽有,多得不计其数。农家乐、饭店、酒馆,举目皆是,餐饮行业一片繁荣。曾经影响几代人的“粮票”逐渐被遗忘,正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临近新世纪的时候,随着收入的增加,家里餐桌上的饭菜品种也更加丰富,吃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平日四菜一汤是家常便饭。星期天,全家老小团聚,八菜一汤也很常见。节庆之日,饭菜则更加丰盛。”董淑惠表示,后来日子越来越好,平常的饮食都能抵上原来过年过节了。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涨,鲍鱼、海参、甲鱼、鱼翅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西餐、法国大餐、意大利披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驻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就能吃遍世界。
当人们度过了饥荒期,进入食物丰盛期时,很难有人能把控住自己的胃口。面对日益丰满的钱包和丰富食物的诱惑,人们吃东西渐渐偏离了生存的必需的主题,并不是因为生理上有多么饥饿,而是把吃东西当成了一种享受。
“有时候,明明吃过晚饭了。我还会让女儿下班回家给我带个汉堡,买对鸡翅什么的。其实,就是想吃。”说到这里,董淑惠挥了挥手,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吃得健康,讲究科学营养搭配
在人们摆脱了饥饿之后,对吃的狂热也引发了可怕的后遗症。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历经40年的健康调查显示,中国的肥胖人口居世界首位,有4320万名肥胖男性和4640万名肥胖女性,分别占全球的16.3%和12.4%。在传统的观念中,体形发胖是“富态”的象征,但实际上,不断加宽的腰围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肥胖成了多种疾病的诱因。
当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人意识到病从口入的时候,他们开始“管住嘴,迈开腿”,开始注重健康、养生。餐桌上也出现了从“大鱼大肉”到“轻食主义”的逆转。
顾晓燕,1990年出生。小时候,家里虽不十分富裕,但她想吃什么,家里人基本都可以满足。千禧年前后,她家附近开了一家洋快餐店,在当时的小朋友圈里很火。一到周末,对顾晓燕疼爱有加的外公总会领她去光顾,汉堡包、薯条、热狗等高热量的食物吃起来的确爽口,但她的体重也随之上升,虽然只有六年级,但顾晓燕的体重一度达到了108斤。
小姑娘圆润起来,和周围的同学显得与众不同。她回家跟父母哭了一鼻子,爸妈给她宽心,随即给她制定了健康的饮食计划。从那一天起,一天三顿饭都在家里吃。早餐喝粥或牛奶,就着馒头小菜和一个鸡蛋;中午回家,有妈妈做好的家常便饭;晚上,一直坚持健康饮食的妈妈会为她量身制作属于孩子的晚餐。这样的日子坚持了十几年,她也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与一般的女孩不同,很早树立了健康饮食理念的她,毕业后一直吃得很健康。在她的饮食表里,每周可以放肆地吃一天,但也仅限于非油炸、非烧烤类的食品。加上合理的运动,身材很健美。
工作后,顾晓燕更专注于吃轻食,从热量计算到营养搭配,几年时间已经成长为一个业余专家。每到夏天,她的午饭基本以半碗糙米饭为主,一块烤鸡胸肉,一大盘蔬菜足以补充身体所需能量。
“糙米热量低,鸡胸肉属于高蛋白食品,蔬菜沙拉一般用胡萝卜、黄瓜、西兰花、苦苣、圆白菜、生菜、豌豆、玉米粒和蔓越莓、杏仁、腰果等食材,也有时下流行的牛油果、紫薯、紫甘蓝,品种丰富,可以自由搭配。”顾晓燕介绍道,通常一份蔬菜沙拉的热量会根据自身需要控制在100—300大卡之间,这种凉拌的烹调方式营养损失最小,非常适合追求健康饮食的人。
顾晓燕告诉记者,他表弟1米8的小伙子,体重一度达到200斤,而他的父母因为常年吃荤,“三高”、脂肪肝等富贵病也逐渐缠身。
“后来弟媳考虑到一家人的身体健康,及时改善餐桌上的食物。除了早上喝粥的习惯外,午餐和晚餐常常做一些粗粮主食,多做一些蔬菜,吃荤菜的频率减少到一周两次。除了逢年过节时的大餐,减少外出就餐,哪怕出去吃也尽量找粗粮馆子,火锅涮清淡的吃。”顾晓燕表示。
顾家的餐桌变化并非个例。
进入21世纪,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蔬菜要吃新鲜的,鸡鸭鱼肉要吃活蹦乱跳的,吃面食要吃粗粮,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了鲜货上,而不是价格的高低。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防衰老,什么食品能保持酸碱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观念也在21世纪初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谓“吃好”,除了品种多味道好,科学健康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人们讲究绿色饮食,吃的种类多样,吃得均衡。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以前像红薯、玉米都是条件不好的人才吃的,像现在么,讲究养生,追求健康,要粗精粮搭配。”董淑惠说,粗粮和精粮实际上就是生活质量的差别,饮食的变迁见证着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见证着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现在的我们还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红利。40年前买啥都要凭票,还限量供应;40年后的今天,我们只需要动动手指扫个码,天南地北、国内国外的各种美食就送到了家。”
如今,许多商家都把粗粮店、轻食店开在商业繁华街头,超市有机食品受人青睐,购买食物时,仔细阅读食物成分也成了更多人的习惯,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抵御食物的诱惑,也开始意识到,吃一顿饭不再以填饱肚子为主要目的,而是开始讲究营养,吃更少的食物,以保证更健康的生活。
正如“轻断食”的发起人麦克乐·莫斯利所说:“不论在任何日子吃了什么,最重要的是好好品味,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