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传奇”,总在新华发生-z6尊龙旗舰厅
细数中国儿科医学历史上种种“传奇”,很多故事都发生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比如,国内首例手术、最难的治疗、最巧妙的发明、最有才的儿科大家……
儿科,是新华医院的“源头”。
于周边居民和患者而言,新华儿科是亲切的,很多人自己小时候去新华、儿女去新华、孙子辈还去新华;
于中国儿科事业而言,新华儿科也是亲切的——作为中国儿科人才的摇篮,新华医院是众多儿科医生事业起步的地方,儿科医生的“人生第一课”就是在这里完成。
从创建至今60年,新华儿科严谨、创新、不拘一格的作风,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儿科的发展。
独特优势,宫内胎儿手术显实力
今年8月29日上午8点51分,一个体重3980克(7斤9两)的男宝宝,用响亮的哭声宣告他的出生,也宣告了亚洲首例单中心胎儿宫内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获得成功。
为了保证这个特殊宝宝的安全,新华医院产科手术室里,除了产科医生以外,新生儿科、小儿心血管科医生都在待命,为孩子的出生做了周密的预案。
产科医生做好脐带处理后,新华医院院长、小儿心血管学科带头人孙锟立即为小宝宝做心脏超声检查。超声影像显示,孩子之前的心脏主动脉狭窄已经大大改善,此时属于轻度主动脉狭窄,短期内不需要再做治疗。“现在情况非常好,非常好。”团队医生和孙锟一样,倍感欣喜。
每年,有3000多名宝宝在新华医院诞生,平均每天,产科都能听到30多个新生儿的哭声。但是,这个宝宝响亮的哭声,却有着特殊的含义。
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科主任陈笋告诉记者,孩子的妈妈在怀孕24周时,通过超声检查,肚子里的胎儿被诊断为心脏主动脉瓣狭窄。这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接受干预治疗,孩子在接下来的发育中,很可能出现心脏发育不全,一离开母体就会有生命危险。医生与孕妇做了充分的沟通,孕妇强烈要求保住这个孩子。
新华医院从2008年起成立上海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同时还是上海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要寻找新生儿危重疾病治疗和产科都具有明显优势的医院,新华医院独此一家。
因此,妇产科专科医院的医生将孕妇转介到了新华医院。
陈笋介绍,在怀孕31周时,胎儿出现了主动脉瓣狭窄进展至极重度并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勇敢的父母毅然选择了接受胎儿期干预手术。在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和伦理评估后,在准父母的坚决要求下,7月17日上午,胎儿宫内心脏介入治疗(fci)手术开始,这是亚洲第一例单中心胎儿宫内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手术。
为了保证安全,小儿心脏内、外科,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的新华医院围产团队对病例反复研究,制定了胎儿宫内干预、必要时剖腹产、出生后马上治疗等多套预案。手术室里,产科主任汪希鹏、小儿心脏外科主任鲁亚南、新生儿科主任张拥军在旁保驾护航,准备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在30秒到1分钟内确保胎儿剖腹娩出,紧急进行胎儿产房外科手术。
经过30分钟的手术操作,宫内手术顺利完成。
一个月前的手术,换来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一个月的茁壮成长,出生后孩子的健康状况说明,当时的宫内手术大大缓解的他的先心病病情,给了孩子生的希望。
胎儿宫内心脏介入治疗fci技术难度极高,国际仅少数研究中心能够独立开展,对于这类胎儿,国内很多医院选择放弃治疗终止妊娠。
1991年至今,国际上相继报道超过200例的临床病例,其中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占大多数,技术成功率在50%以上。亚洲医疗机构单中心成功的手术,新华医院这一例尚属首例。
30分钟手术的背后,是新华医院在儿童先心病治疗上几十年的积累,和小儿心血管团队在宫内手术上长达3年的准备。
新华医院是国内率先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医院,借助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建立了先天性心脏病从胎儿期、围产期、婴幼儿期直至成人期的完整的全生命周期的诊断治疗体系,是国内仅有的能够完成这一体系建设的医疗机构。
儿科摇篮,新中国儿科这里起步
胎儿宫内先心病手术的成功,发生在新华医院迎来60岁生日之际,这一次成功的挑战,很容易让人回想起新华医院儿科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挑战,让人联想起新华儿科创建者留下的精神财富。
新华医院门诊大楼后侧有一个小花园,平日里总有患者或者家属三三两两休憩。这个小花园其实有名字——镜馨园,花园中伫立着中国儿科医学界宗师、新华医院儿科奠基人高镜朗的雕像。上世纪50年代,中国儿科界常说“南高北诸”,指的就是新华医院高镜朗和北京儿童医院创始人诸福棠。
1930年,高镜朗创办了上海第一家儿童医院——福幼医院。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上海筹建上海第二医学院儿科系。1955年3月25日成立的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系,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儿科系,高镜朗出任儿科系系主任。
1958年,儿科系整体迁入刚刚建立的新华医院,高镜朗成为新华医院儿科主任。
高镜朗、郭迪、佘亚雄、齐家仪、顾友梅等新华医院第一代儿科专家,为新华儿科奠定了很高的起点,决定了新华儿科在后来60年中的独特优势。
医院开业之初,患者慕名而来,儿科门诊拥挤不堪,高镜朗决定自力更生建造儿科大楼。当时的年轻医生们,很多都参与了建设,医生护士和工人一起,搬砖、挑土。
无论是建造楼房,还是建设自己的学科,新华儿科最早的创业者们,将这所医院看作自己的事业,对她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和情感。
当时的儿科大家们,来自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当时儿科非常强的老牌医院,他们舍弃原来的工作环境,从市中心来到产业工人聚居的大杨浦,将技术和资源都带到了上海的东北角。
一起被带到新华医院的,还有医学大家们的人文精神和学术作风。很多医生回忆,老一代大家在给病人看病时,听诊器一定是焐热的;他们要求值班医生常到病人床边,时刻关注病人病情的变化;他们手把手地把技术传授给年轻医生,指导他们的学术发展方向,毫无保留地培养了一大批儿科英才。
儿科大家们的大医风范和治学精神,让60年来的新华医院,不断创造着儿科医学上的“传奇”:
1958年,小儿传染病科顾友梅教授率先应用人工冬眠疗法抢救中毒性菌痢获得成功。
1972年,刘薇廷教授团队在国内首先应用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阿—斯综合征”。同时,“小儿埋藏式固定频率心脏起搏器”安装成功,达到当时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1973年11月,小儿心胸外科丁文祥教授与上海电表厂协作设计和研制成功适用于5岁以下儿童的我国第一台小儿人工心肺机。1974年5月以该机作体外循环为一名体重10公斤的婴儿实施了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术。这个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婴幼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新的里程碑。
1973年,吴守义教授首创国内肢体延长手术器械,为小儿先天性、后天性各种肢体畸形的矫形手术奠定了基础。
1982年4月14日,小儿外科佘亚雄教授等成功分离一对“脐—剑突”联体儿。
2000年、2006年和2011年,沈晓明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研究的三个项目都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关儿童铅中毒的研究推动了我国汽油无铅化的进程;有关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研究使“十聋九哑”成为历史;有关睡眠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促成“推迟上学”在全国推广学龄的孩子们得以早晨多睡一个小时。
2015年6月1日,以生命早期的一千天作为关键时间点,探索人类重大发育源性疾病的起源并建立早期干预模式的“千天计划”正式启动。
2018年8月23日,完成亚洲首例单中心独立完成的胎儿先天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宫内球囊扩张手术。
60年一甲子,新华儿科作为中国儿科的旗舰,带领中国儿科不断创新和进步,为中国孩子带来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新华旗舰,引领学科发展
8月31日,上海浦江之滨,“2018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年会暨新华儿科高峰论坛”召开,会议不仅吸引了国内儿科医学重要专家济济一堂,还迎来了多位国际顶尖的儿科医学大家,会场上全英文的发言和讨论,聚焦在儿科医学领域最前沿的问题上。
这次大会上,世界上最权威的儿科学术期刊——美国jps(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和欧洲小儿外科杂志(european pediatric surgery)编委出席,这些专业权威的参会,说明了新华儿科在世界儿科学界的影响力。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新华儿科就不断引领着中国儿科的发展。建院不久,新华医院就贡献了中国儿科教育4本经典的教材。同样是上世纪60年代,新华医院儿科率先建立亚专科,为后来儿外科、小儿骨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心血管科、小儿神经外科、儿内科、新生儿科等各个专业的精深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专科的发展,收获了众多的重量级成果。
新华医院小儿外科常务副主任王俊介绍,新华人在国内率先研究先天性巨结肠病的诊治,在病理研究上取得突破。先天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术,则是中国小儿外科对世界儿外科的重要贡献,这个技术至今还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并写进了国外儿外科的教科书。
从产房到外科,小儿外科在全国首创的“产房外科”手术业已完成近200例。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新华医院小儿外科学科带头人蔡威教授开展的“危重新生儿营养支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小儿专用静脉用氨基酸制剂、在国际上首次确定危重新生儿营养支持的适宜能量需要值,为危重新生儿营养学贡献了中国智慧。
上世纪70年代,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科创建,是国内最早开展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工作的临床专科。在老一辈专家刘薇廷教授、丁文祥教授的带领下,经过艰苦创业,新华医院小儿心脏病专业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学科体系和结构完整的学科梯队,渐而发展为集医、教、研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小儿心脏病诊疗中心。
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儿童心脏学科专家的支持下,新华医院在儿童先心病的手术治疗上远远领先,成为国内先心病治疗最好的医院。当时,全国各地的病人都慕名而来求医。“病人一般需要排队3个月到半年,才能安排上手术。”鲁亚南主任说。
从那个时候开始,新华医院儿童心脏病诊治、儿童血液病诊治,成为了全国同行的标杆,这两个品牌科室声名远扬。同时,新华儿科也以引领性的临床技术和学术水平,吸引了全国儿科医生进修“取经”。
60年来,新华儿科培养了国内一大批儿科医学人才,中国儿科摇篮,名副其实。
最近十年,“儿科荒”带来了儿童就医的困难,这一问题也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中断多年后,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恢复儿科专业方向招生。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系正式升格为儿科学院。学院以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及上海市儿童医院为主体,联合其他附属医院儿科,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儿科学院。新华医院院长孙锟担任儿科学院院长。
新华医院再次承担起培养儿科医学专才的历史重任。“从系到院,不仅是规模提升,更是儿科教学、科研、临床优质资源的集聚,为进一步缓解儿科医疗资源紧张打下坚实基础,为儿科长远发展输入源源动力。” 孙锟说。
不变的是对孩子的爱
“我们新华儿科是有家风的,家风就是治学严谨、对病人关爱。”这是孙锟对新华儿科独特文化的解读。
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里,监护仪器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护士穿梭在婴儿保温箱、小病床之间,脚步忙碌。
新生儿科主任张拥军经常对医护人员说:新生儿科病人,都是幼小的婴儿,他们躺在监护室里,是最无助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也是最无助的。因此,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更要细致耐心,对孩子充满爱。“如果换了是你的孩子,你希望得到怎样的照料?”这是张拥军经常提醒医护人员的话。
服务社区60年,新华医院将患者的信任看做最宝贵的财富,新华儿科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影响力早就走出了上海。
8月23日,一架救援直升机将一对低体重龙凤胎新生儿,从江苏淮安转运到新华医院新生儿科,这是长三角地区首次新生儿空中转运。
孩子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市,是26周的早产儿,出生时女孩体重只有750克,男孩体重也仅950克,晚出生的弟弟缺氧症状相对更明显。两个孩子出现严重感染,情况危急。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新生儿抢救设备相对薄弱,作为新华医院泛长三角联盟医院单位,淮安的医生向新华医院求助。
2008年起成立上海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后,新华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抢救了大量低体重、超低体重新生儿,医生和家长决定尽快将孩子转到新华医院接受抢救。在新华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三周后,早产双胞胎已经脱离危险,正在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是信任,让社区居民60年来将新华儿科看作孩子健康的保障;是信任,让外地病人在遇到疑难病情时,将新华儿科看作最后的希望。新华儿科人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与期待,把对孩子的真情关爱融于治疗和服务中。